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七十五章 推广吴茶(1/2)

尽管已经做完了月子,静安公主还是很少外出。蝉儿要是睡着了,她就在书房里处理少府和江南织造署送来的信件,等到蝉儿差不多醒来了,她就让奶娘把孩子抱过来。

“既然都已经有了奶娘了,为何还要用自己喂奶?”蝉儿刚吃完奶水,正在软榻上躺着。赵启明的手里拿着玩具,想吸引蝉儿的注意,但蝉儿根本就不理他。

静安公主也没理他,这时正在书桌前写信,头也不抬的说道:“既是妾身的孩子,就该吃妾身的奶水,不然何来养育之恩?”

“那你找的就不是奶娘,那叫保姆。”赵启明放弃了用玩具吸引蝉儿的注意。

主要是这个年代的儿童玩具都太简陋,基本都是些陶泥捏成的狗马,亏他还特意从吴县带到娄县,完全是自作多情。

不过蝉儿总是要有玩具的。

赵启明回忆着自己小时候玩过的玩具,觉得自己应该找时间给蝉儿做些木马,积木之类的东西,但是现在的蝉儿还太小,恐怕玩不了木马。

“夫君是男人家,这养孩子的事情就别管了。”静安公主不喜欢在教养孩子的事情上质疑她,说完这话放下了手里的纸笔,然后朝赵启明笑道:“江南织造署来消息了,说丝绸作坊已经开工,还提到了夫君为作坊选址的事。”

“徐少监应该为我请功了吧?”赵启明抱起蝉儿,带着他的书房里走动,尝试用自己变化的表情,让蝉儿正视自己的父亲:“要是没我去出谋划策,江南织造署就要在吴县引发污染事件了。”

“污染?”静安公主同样不知道污染为何物。

“以后再跟你说。”赵启明对着蝉儿做鬼脸:“现在我要让蝉儿记着我,免得下次再出远门,时间长了这孩子不认得我。”

静安公主笑看着赵启明逗弄开心,心情很是放松,便坐在书案前和赵启明闲聊:“听说夫君还顺手帮制造署解决了桑蚕的问题,让徐少监很是佩服。这是怎么回事?”

“桑蚕?”赵启明看了过去:“你说的是增加桑田的事情吧?”

静安公主点头。

“我也正要跟你说此事。”赵启明让奶娘把孩子先抱走,然后从自己的包袱里,拿了些茶叶出来:“这是吴县所产的产业,叫做吴茶。”

“吴县也产茶叶?”静安公主也觉得意外,接过茶叶闻了闻,不解的朝赵启明道:“这茶叶为何有如此清香?”

“这就是江南的优势。”赵启明朝静安公主道:“和蜀郡相比,江都的气候更适合茶叶生长,要是能够以此为产业,江都完全可以成为茶叶的主要产地。”

静安公主点头:“但这茶叶和桑田有何关系?”

“关系很大。”赵启明朝静安公主道:“我帮江南织造署出谋划策,通过增设缫丝车间的方法,让桑农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有了种养更多桑蚕的可能,但是要增加更多的桑田,要地方官府的同意才可以,同样要地方官府支持的,还有这吴茶。”

静安公主没听明白,便让赵启明坐下,然后道:“夫君先说桑田的事情,然后再说这吴茶。”

“桑田的事情好办,让地方上推行改稻为桑的新政,规定每户应该种植的桑树,每年的桑叶和蚕茧就有了保证。”赵启明道:“丝绸作坊里负责缫丝,农户只要负责种桑养蚕,把蚕茧卖给作坊即可,这种情况下如果地方官书愿意在税收上给予优惠,那些农户也愿意增种桑田,丝绸作坊的原料问题就有了保证。”

静安公主仔细考虑着赵启明的话,然后道:“改稻为桑的新政,要朝中准许才有推行的可能。此事夫君可以先不管。只要办法可行,少府自会全力争取。”

“那就好。”

“增加桑田的事情妾身听明白了,夫君的建议是让丝绸作坊替桑农缫丝,让桑农专职于种桑养蚕,再用新政的免税法鼓励增种桑树,那么作坊所需的原料问题就迎刃而解。”说到这里,静安公主笑道:“的确是好办法,看来徐少监对夫君的褒奖,也不全是阿谀奉承。”

“那意思还是有阿谀奉承,虚情假意的成分?”

“夫君也知道徐少监的为人,都是些官场的恶习罢了。”静安公主说到这里,感兴趣的说:“不过妾身还是不明白,改稻为桑的新政和所说的吴茶,到底有何关系?”

“茶叶的市场很大。”赵启明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既然丝绸可以借着海运,卖到南洋去,那茶叶也可以通过货商,去海外进行贸易。”

静安公主有些不确定道,夫君的意思是说:“要利用改稻为桑的机会,让南方的百姓也开始种茶?”

“你终于听明白了。”赵启明有点激动的站起来:“茶叶的市场跟丝绸不相上下,南方的气候也很适合茶叶的生长,如果能利用改稻为桑的机会,推广茶叶的种植,那江南以后不仅盛产丝绸,还能成为主要的茶叶产地。”

静安公主点头,但表情却没有变化:“夫君的意思我明白了,但茶叶的事情恐怕难以成行。”

“这是为何?”赵启明有些吃惊。

静安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