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战后总结(1/2)

萨尔浒一战,最终以明朝失败,后金获胜而宣告结束,那么为什么明朝举全国之力,前后调兵遣将、筹措粮草军饷用了大半年的时间,采用兵分四路、分进合围的战术,况且每一路都有知名的将领独当一面,居然还会失败的这么惨呢?

反观后金方面,既没有明朝先进的火器,充足的粮饷和十多万的兵力,人马不足八万,能征善战的将领也并不多,可是却能以少胜多取得完胜。

那么明朝为何失败,后金为何胜利,笔者收集历史文献、现代文学还有野史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了仔细而又创新的独到见解。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咱们先说说明朝失败的原因。

首先来讲;大明王朝到了中后期基本就是腐败盛行,政治黑暗,无论上到天王老子、内阁六部,还是下到知府知县,都过着奢靡腐朽的生活,腐败早已成风。在中央六部内阁当朋林立,整日勾心斗角,你死我活。地方官员为了升官发财整日不断的搜刮民脂民膏。形容当时的官员不太夸张的说;文不能提笔安天下,武不能上马定乾坤。除了认识女人和金钱,其他的全都玩去。一个王朝如果走到了这一步的话,那么离灭亡即将不远。

其次来说;对待女真的崛起以及后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够重视。毛主席讲的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初建州女真进行掠夺扩张之时,地方官员就置之不理。虽然也派出军队进行围剿,但都是因为不够重视,情敌对方,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等后金做强做大以后,恐怕是尾大不掉、养虎为患啊!

其三;虽说明朝号称四十万大军,实则也能有十多万军队。咋一听这数字还是很唬人的,其实这里面大都是滥竽充数,也不论单兵的作战能力,摸摸脑袋就好似一个。另外一点很是关键,那就是明军的武器不堪用啊。军械不整、甲薄衣单。士兵冲锋陷阵,那拿的可都是真刀真枪去玩命。可当时明军手里拿的是一些废铜烂铁,有的刀上面是锈迹斑斑,有的枪矛居然变成了齐眉棍,枪头矛头都烂掉了。咱们在开篇之时提到过一点,那就是在当时出发前祭旗的时候发生不该发生的一幕。大军在临出发前必须祭旗,意义么?可能是图个吉利或是见点红。先是砍了几个逃兵,而后要宰杀乌牛白马。可当士兵拿刀架到牛的脖子上时,连砍了数刀,牛的脖子居然没掉下来。不仅没掉下来,还把牛惹毛了,崩开绑绳,在校军场了一顿飞舞。大家可想而知,牛皮在厚也没后金士兵的铁甲厚实啊,你的刀连牛都杀不了还何谈阵前杀敌啊,岂不是让士兵白白送死吗!还有就是士兵的铠甲,古代打仗基本都是近身格斗,除了要有硬手的兵器,好需要坚硬的甲胄护体。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欧洲中世纪那样的钣金甲,但像明火铠、犀牛保甲等还是实用的。高级别的人物穿好的甲胄,那么低等级的士兵最次也得是皮甲或是锁子甲。可到了萨尔浒一战,明朝将士的铠甲跟豆腐渣不相上下。杜松就是戴着头盔被爆头的,您说这铠甲的质量能好到哪去。

其四;人员配置不当。此番前往征缴后金,是去辽东作战,而选择出战的时间正是初春。辽东地区的初春依然是天寒地冻,甭说过去,就是现在农历三月份的早晚还会有冻。可明朝偏偏派上去数万南方士兵,这不要了亲命吗!本来南方四季如春,有这么句诗词来形容南方的四季;春游苏堤桃红柳绿夏赏荷花映满了池塘,秋观明月如同碧水冬砍瑞雪铺满了山岗。人家南方士兵习惯了这样的美景,在这样的美景下战斗就算战死也心甘情愿,也值了。这可到好,给人家安排到了大雪纷飞、地冻天寒的东北,没等打呢就先冻个半死,战斗力大打折扣。

其五;将帅不和、人心不齐。自古道:“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材火焰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这几句古话告诫我们无论团队做什么事情,心必须齐,绝不能互相拆台。要以公为主,不能因公而费私。可恰恰明军将领就没能做到这一点,相互嫉妒,不能虚心听取有意义的见解。杜松有勇无谋却为主力,为了贪功提前行动,导致马林部策应不上,以致兵败两路。李如柏贪生怕死,又与建州女真有裙带关系,不战而逃等于又败一路。刘铤没能搞好外交关系,导致朝鲜军不给力,结果又失败一路。身为将领的心都不齐,那么士兵又如何?其实士兵们的想法还是很统一的。大部分士兵是远道而来,盼着赶紧打完回家。这大冷天谁愿意呆着这里啊,都是吃饱了撑的啊!所以当跟后金交手时一看势头不对,都做了鸟兽散。其实在这里还有一点我们忽视了,那就是语言不通所产生的误解。由于是各个地方抽调的兵力,而地方方言又不尽相同,导致军兵将领沟通费劲,多多少少也影响了战斗。

其六;外援不给力。我们平时会经常看中超联赛或是b联赛,各俱乐部会重金聘请一些外援为自己的球队效力。请来的外援还真对得起这笔钱,真卖力气。相反的,你扣扣索索不舍得花钱,请的外援比国内球员还水,你说糟心不糟心。这明政府请来两名外援;一个叶赫女真。另一个;朝鲜。虽然当时咱们大明是天邦大国,你朝鲜是我们的小弟,叶赫连小弟都不够。但是也得先稳住他们的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