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杜松冒进(一)(1/3)

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一六一九年正月中旬。

明军总指挥杨镐统帅大军近十万出山海关、经宁远、锦州、进驻辽阳,而后祭旗发兵。四路大军同时行动,咱们不可能同时描述,咱们还得一路一路细表。

先说西路这支人马。西路带队的是总兵杜松。杜松,陕西榆林人,外号杜太师或是杜疯子,也有人称他为‘杜大胆儿’。

杜太师是番邦外国给他送的雅号,当时蒙古骑兵经常骚扰西北边境。而杜松恰恰是西北防御部队的指挥官,跟蒙古骑兵打仗时有发生。杜松可不管那一套,你敢来我就敢杀,不仅如此还捡便宜卖乖,兜着屁股追,可把蒙古骑兵打苦了打怕了。

之后蒙古人认为这杜松肯定官职不小,要不然怎么这么厉害啊!就给杜松送了个雅号‘杜太师’。

那么‘杜疯子’是怎么落的绰号呢?原因在于,杜松为人粗鲁莽撞,有勇而少谋。打起仗来却是少有的一把好手,身先士卒,万马军中摘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一般。此人有个不良嗜好,一旦作战失利或是脾气不顺时就好打人毁物,经常性的捣毁自己的铠甲。

也不知道他损毁了多少副战甲,引来朝廷对他的不满,你杜松也特以的嚣张来了,做一副好的战甲费时费力,需要一年多时间,花费白银百余两。好家伙,你杜松没事闲的捣毁铠甲,这不是明目张胆的破坏公共财产吗!

又因战事不利一气之下烧毁军粮,因此朝廷罢了他的官职,这样人必须打发他回家,要照这样折腾下去,有多少家底也不够这小子败坏的,我们这庙小装不下你这大神仙,你老人家另谋高就吧,就把杜松的官职一撸到底。得嘞!你回家抱孩子去把。

这不是纯粹的半疯吗!

可现在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呗,不用杜松用谁啊?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不得以有召回杜松任命总兵一职。

这杜松啊跟杨镐的私交还不错,杨镐在分兵派将的时候有意的照顾杜松,特意把精锐军队交个他作为四路当中的主力。杜松所带三万人马,其中骑兵就有1万五,而且还是西北的中骑兵。

什么是中骑兵,咱们在这里细分一下:古代打仗以骑兵致胜比比皆是,那么骑兵分为多少种。

大概可分为三种;第一重骑兵,所谓重骑兵不光是人顶盔挂甲,就连马也披挂上阵,只不过马身上的甲薄一些,挂的太重不利于机动和奔跑,重骑兵大都是仪仗队所用,显得特别威武有气势,真正打仗的可以作为盾墙冲击敌人,身上的多层甲胄可以轻松抵挡箭矢,也可以抗住兵刃的砍穿。

中骑兵是指马不挂甲,骑手穿着锁甲铁盔,主要用于打前锋,与敌人展开近战时比重骑兵要灵活

。第三种就是轻骑兵;骑手只穿着皮甲,武器有长矛、马刀或是弓弩、火枪之类的远程武器,主要任务是巡逻和打探敌情的。

杜松这一万五千骑兵乃是久经沙场的老手,经常是在长城以外追击蒙古骑兵,可见杨镐和杜松的关系不是一般的铁。其实也谈不上关系硬,毕竟杜松也是久战西北,也有这一层含义。除了铁骑那就是步兵和火器营、车营。

西路军的火器营也不是吃素的,里面配备了当时国内乃至世界最先进、最大的火器佛郎机。

可以说西路军论武器装备,人员作战素养上均都是一流的,可进可退,可与敌人在野外厮杀,亦可阵地防守,攻防转换游刃有余。

一开始啊,杜松接到皇王圣旨和兵部调令征讨辽东一事感到有些疑虑,原因是感觉这打仗一事有些太唐突,虽然也准备半年有余。不过,现在正值东北天寒地冻,不利于军事行动。况且认为军队大都是外地拼凑而成,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对作战及其不利,所以啊在自信心方面略有不足。但是,今日看到主帅杨镐把全部主力部队拨给自己所用,心里倒是有几分暗喜,有了西北骑兵归我指挥,看来也能较量一下子!

那么除了主帅杜松以外,其他领兵带队的将领还有谁呢?

有保定总兵王宣、原任总兵赵梦麟、参将柴国栋、参将龚念遂、参将李希沁、游击张大纪、游击王浩、游击杨钦、游击杨汝达、游击汪海龙、都司刘遇杰、把总郝大槌、千总高大爽、守备丁大超等等吧,能征善战的武将多大上百人。

可以这么说,西路军绝对是四路里的主力部队,兵强马壮,人才济济。

杜松看到手下人是满怀信心,得意洋洋,心里暗想:“这就叫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前几天老做梦,老是梦见棺材。棺材、棺材是升官发财啊!看来我杜某人要发横财,抓住酋奴首领赏金千两。哈哈,努尔哈赤啊,你就是老子的摇钱树、聚宝盆啊!另外,我还听说不仅有赏钱,还要加官进爵,最小么也是个巡抚总督级别,闹不好我杜某还会入阁拜相呢!”呵!杜松这个美啊,还没等打仗呢,自己就想圆了。

想到这里,杜松命令要加快行军脚步,不能让其他三路抢在咱们西路军头前。其实杜松在心里压根就瞧不起其他三路,不过也怕他们抢了他的头功,所以命令大军日夜兼程,白天还行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