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1/2)
茶事,当推斗茶为第一,斗茶最早由品茶演变而来。品茶一般经四个步骤,即闻香、观色、品味、回味。茶香令人心旷神怡,茶色令人赏心悦目,茶味令人齿颊留香。至宋代,“斗茶”又称“茗战”,是宋人集体对茶的品质优劣作出判断的一种形式。斗茶主要有“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三种形式。斗茶无他法,点茶而已。“点茶法”,是以极细的茶末用开水冲下去,用力搅拌,使茶与水溶为一体。宋人用点茶法,将茶团碾碎,置碗中,以不老不嫩滚水冲进去,再以茶筅充分打击、搅拌,使茶均匀混合,成为乳状茶液,同时表面呈现极小白色泡沫宛如白花,称为乳聚面。由于茶液极浓,拂击越有力,茶汤便如胶乳一般“咬盏”,这才是最好的茶汤。
改唐代的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作为斗茶载体的茶盏亦随之变化,茶盏必须造型美观,制作精良,更要注重其实用性,要求大小适当,厚薄适度,茶盏颜色能衬托出茶汤的颜色,使茶能够在茶盏里香气持久且保温,同时茶汤在盏面上不留水痕。而建窑兔毫盏由于正好符合斗茶的要求,于是开始大量生产并流行开来。
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黑釉盏配的目的就是为了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当时己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建盏通体施黑釉,呈紫黑色,故又名“乌泥建”、“黑建气“紫建”。斗茶时,建盏的黑釉于雪白的汤色相映,黑白分明,水痕明显,很容易区分出茶的优劣来。而且,建盏的形状犹如一
顶翻转的斗笠,盏口面大,可以容纳更多的汤花盏壁较厚,利于保持茶汤的温度,这也是它备受青睐的缘由。此外建阳“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被看作是茶盏一流产品。此外,当时评赏茶盏的质量,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建安的黑铀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足见陶艺水平很高。所以建盏还是一种难得的艺术珍品。建盏在烧制过程中,盏体上,会形成一种美丽异常的花纹,有的细密如兔毛,被称为“兔毫斑”有的花纹如鹤鸽颈项上的云状、块状花斑,被称作“鹤鸽斑”。这些花纹在光线的照射下,会闪烁出点点光辉,五彩纷呈。由于这类花纹是在窑变中偶然产生的,为数不多,因而就弥足珍贵。这时,人们崇尚建窑黑釉茶盏,是与当时“斗茶”风靡全国分不开的。
衡量斗茶的胜负,一看茶面汤茶色泽和均匀程度二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斗茶,先注汤调匀,再加初沸的水点注,茶汤表面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先斗色,以色白为贵,又以青色胜黄白其次斗水痕,以茶汤先在茶盏周围沾染一圈有水痕者为负。这就要求茶具是黑色的,建窑的兔毫盏,便由此名声鹊起。建盏受到斗茶者欢迎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造型及容量,有利于观察斗试的胜负。建盏的造型底径和口径比例相差较大,为斗竖形,盏壁斜直斗茶时出现的汤花容易吸尽茶汤和茶末。宋代文人雅士斗茶,品茶时,用名贵的贡茶,配建窑黑色兔毫茶盏,同其色胜似**的茶汤形成鲜明对比,为品茶、斗茶增添美感的情趣。建盏口沿下15—2厘米处有一内折线,是观察水痕出现时间的标准线。汤花泛起,则高出这一标准线;汤花一退,水痕就在标准线处很快显现出来,显然是为适应斗茶以“水痕”为准的需要而特地制作的。
建窑首创的兔毫等结晶釉变化莫测,博得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喜爱和赞颂。建窑黑釉普遍采用蘸浸法一次性施釉,且釉层普遍较厚,釉汁肥润。由于建盏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其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有余釉在高温易于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
建窑黑瓷玻化程度较高,釉面光亮但不刺眼,给人以宁静庄重之感。由于釉料配方的不同,窑内温度及气氛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建窑黑瓷釉面又呈现多种纹理。这些釉面纹理的命名,大致将它们分为乌金(绀黑)、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及杂色等六大类。
乌金(绀黑)釉:乌金釉有的表面乌黑如漆;有的则黑中泛青;此外,也有的呈黑褐色或酱黑色。一般来说,酱黑釉釉层普遍较薄,光素无纹,早期建盏的釉色多属此类,釉面略显呆板,黑而不润,极少挂釉。建窑乌金釉釉层普遍较厚,“色黑而滋润”,上乘者亮可照人,表现出庄重素雅之美。
兔毫釉:所谓“兔毫”,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中透析出均匀细密的丝状条文,形如兔子身上的毫毛。由于“窑变”等因素影响,兔毫形状既有长、短之分,粗、细之别,颜色还有金黄色、银白色等变化,俗称“金兔毫”、“银兔毫”等。“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雪冻作成花,云闲末垂缕。愿而池中波,去作人间雨。”
油滴釉:所谓“油滴”,是指在乌黑的底釉上散布着无数具有金黄色或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斑点,故又有“金油滴”、“银油滴”之分。这种斑点多为圆形,大小不一,大者直径一般为三、四毫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