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三章 虚名与实利!(2/2)



皇帝能不为虚名所累,始终坚持勤勉治国,与民休息的处政态度,不由让人佩服他的胸怀。

工部左侍郎-胡靖,出班举笏,恭声言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半年前,工部尚书-宋礼,与水官-陈瑄,奉监国太子谕开凿清江浦,发民工及官军,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引导湖水入淮河。

筑移风、清江、福兴、新庄四闸,以时宣泄,又沿湖十里筑堤,以便牵引船只。完工后,漕运船只可以直达清江口。

十日前,增奏疏通吕、梁洪以减缓水势,开泰州白塔河以通大江,筑高邮湖堤,在堤内凿渠四十里,以避风流的危害。自淮河至临清,建置四十七道闸。

若是建成,江南漕运至北平的船只到达淮安后,不必经陆运过坝,可直达清江口,节省了费用及人力。

淮安置常盈仓四十区,贮存江南漕运之粮,往北至徐州、济宁、临清、德州,皆建仓以利转运。奏请朝廷,增拨人力、物力,重新划拨。

但这样一来,工程便由三年,增至五年。时间长了,成本也随着增加。

封禅要花钱,停工也是靡费,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既然陛下要务实求真,利国利民,那为什么留中不发呢!皇帝回京,政务羁押,可以理解。

奏本压一天不要紧,但工地上多废一天工,数万民工、官军,仅吃食消耗,便是数千两白银。

“那朕是不是批个准就行了呢?”

喜欢大明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sodu777.)大明太孙朱雄英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