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三章 灭绝 (下)(2/2)

绝。除了飞道长和黄天道长重伤昏迷,混在死人堆逃过劫难,再无其他人得以幸存。

我却没有灭了袁筝子和诏道长等人,免去他们的灭顶之灾,放了一条生路。

萧歌并未怪罪我,只牢牢记住太一真人最后的两个字,“清庐!”

这是个秘密,仅太一真人和她知道的秘密。萧歌思念北洋的亲哥哥,更对救他们,给予他们安身立命之所的徐大哥哥感激涕零,于是将万寿宫后山一处小山洞叫作“清庐”。那里放置许多小女孩子的心爱之物,比如子清哥哥送的玩偶,偷偷采摘的莲蓬,甚至还有刘香婶婶送她的一瓶花红。太一真人在后山踏青时正好碰着她,于是知道了这个秘密。

而她,在惨祸发生后,往清庐找到了道教武学总纲,那本比北道教存本还要完整的“太乙诀”。同时她也明白太一真人为什么会晚到玄武殿了,原来,掌教师傅担心出现意外,便先将“太乙诀”藏到了她的清庐。

怀里的萧歌三天后仍然惊魂未定,亲人一样的师傅和师兄姐惨死,这个打击如此巨大,快让十二岁的孩子崩溃了。

赵与可和吴益在痛哭忏悔,我知道他们对大宋的忠贞不渝,而遭屠的万寿宫几百道士不也一样么,同样的忠于大宋,忠于大义。

唉,太一真人烟花般稍纵即逝的最后辉煌,在此时使我难抑悲伤。

支撑这座巨大宫殿的六根金色柱子火迹斑驳,那是鞑子撤退时纵火留下的痕迹。萧歌仍如北洋一样伏在我怀里,却遭面前三人的哭泣惹出心思,忍不住也开始了抽噎。

城市几乎毁于一旦,牛富、杨二、傅良玉,以及清醒后飞道长,坚决要求严惩曾在城头资敌的建康百姓。牛富等人执此议,是因为愤怒敌人的肆意妄为,而飞道长的想法我很清楚,他希望泄愤,万寿宫灭绝,太一掌教惨死,他希望越多的人为此付出代价。

可我不作此想,南道教灭亡,太一道人力竭而死,并未让我难过得失去理智。嗯,也许因为与他们没有多少感情吧,因此,按朱溪的提议,拒绝他们的要求,反而全城张榜,大赦建康,以此来稳定大战之余的惊恐民心。

放下萧歌,弯腰扶起赵、吴二人,说道:“快快请起,子清托天之福,侥幸取得建康,正需诸公匡扶,以恢复城市秩序。同殿为臣的,切勿对子清客气,只要尽心竭力为朝庭维持好地方即可了。”

两人含泪站起,啜泣着不说话,穿戴整齐的紫色三品官服已显陈旧,为了见我,腰间捆扎皇帝亲赐的金鱼袋,却也于江湖奔波之中变得残破不堪。

和煦微风带着江南特有的潮湿气息扑进来,烛光便越见黯淡,摇摇晃晃,将面前诸人弄得模模糊糊,看不真切。忘了建康之战的凶险,忘了太一道长惨死,盯着心甘情愿臣服的三位朝庭方面大员,一丝得意象长青藤蔓延,顷刻缠绕心间。

贾似道日思夜想的巨大胜利我做到,南北对峙的要津重镇成了囊中之物,帐下数万悍卒,猛将如云。而今,还有官秩高过我的方面大员前来投效。

幽深的烛光里,若隐若现的微笑浮上眉梢,胸中接踵涌上强烈的自豪。

--&网--网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