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章 庙算(2/4)

座城镇说道:“北兵攻占芜湖、宁国、隆兴、江阴、太平,直至健康,为防民变,得需分多少兵力驻守?为取扬州,先后派兵攻占谢集、东沟、新城、高资,一个完整的包围圈业已形成,并将前线直推扬州当面,布置这个包围圈用了十一万人。如今镇江再降,便如大堤露出漏洞,北兵这股洪水迫不及待从洞中汹涌而去。嘿,伯颜立遣两万人前驻镇江,遣都元帅宋都带率三万人北上,直攻淮西。派阿刺罕提七万水军精锐,以镇江为依托直趋扬中。另一路约八万人由阿里海牙率领直扑常州,企图打通南下临安的交通线。将军想想,镇江一降,伯颜旗下三十六万大军分成三路往南北而去,健康城守军不过三五万人,虽盘踞大城易守难攻,兵力却不占绝对优势。何况,将军曾说过,南派道教与您交情极深,而道观就在健康城中,信徒也众,便留给我们可趁之机。”说完了,秀气双眸炯炯有神,专注而期待地看着我。

这人年不过三十,相貌清秀儒雅,初见时行为莫以测度,屡遭陈昭讥笑,随军后倒越显机巧百出。我突然浮出古怪笑容,有趣地看着他,问一句毫不沾边的话:“告诉我,你从何而来?”

朱溪一怔,立即明白我在怀疑他怎会如此清楚局势,对整个战场变化了如指掌。

低下头沉思,却不回答。我看着他,回忆起袁筝子等人,他们隐瞒身份,结果使我之计取了襄樊,心里于是一惊,对朱溪的身份更是非要弄明白方才罢休的了。

沉默中过去良久,朱溪抬起头,眉头挑动,现出一丝自嘲,“只想为将军立功,心切了些,竟露了马脚。”拱手一揖,腰身挺直,长吁口气,郑重说道:“朱溪绝无恶意,自芜湖跟了将军,便决定鞠躬尽粹,以此身报了将军。”

“是么?便我请你吃了一碗面,给了算命的钱,就使你倾力助我?”脸上笑容越来越盛,心底的怀疑却越来越深,我端起他倒的茶,拿在手里抚弄,“我能相信么?”

朱溪神色微微一变,立即辩道:“在下以相士身份行走江湖已逾六年,无一人正眼看我。正如舍己救人的陈吊眼所说,公子以国士对人,人则以国士对公子,正付之而必得之。”难得他情急,已把将军换作公子称谓.又对我深深一揖,“以德服人不过其一。公子作战是我亲眼见着的,再加之行善江南,建设城邦,早有耳闻,朱溪除公子外,不知还能到哪里去找托附的主公。算命术相虽雕虫小技,但朱某自信绝不会看错人。公子相貌不凡,日后必会飞黄腾达。”

笑容布满脸庞,盯住他的眼神却充满冷意,“我要知道你的身份。”

也许知道再也避不过去,朱溪反而干脆了,“勇猛天王与公子相识,在下与他同在明教之中,忝为护教使者。我还有个身份,”公开身份使他轻松不少,笑笑说道:“咸淳二年殿试榜眼。”

哦,原来如此.难怪这人见识不凡,兼得熟知天下大事,原来高中过榜眼,还是明教中的前辈。他又笑道:“公子原谅。朱某常州与你相识,还有芜湖巧遇,均事先安排好了的。军中明教待众也有不少,如今便倾囊相授吧。”

“替公子挡过金盔将军一枪的傅良玉、马军都头白大虎也是我教中人,三军步卒便有五百人在二人属下。呵呵,明教可对公子全力相助了。”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这个道理我已从贾似道那里知道,他们下这么大力气又是为什么?

“明教需要徐某做什么?”

朱溪摇摇头,缓缓坐回木椅,说道:“公子算无遗策,天纵奇材,明教不敢要求你做什么。便真有一份希望,朱溪也不能说,自有更重要的人来见你,他会亲口说起。”

我哈哈大笑,长身而起,大步走到厢房门口,连唤胡应炎、牛富、张顺、余显、包圭入内。

朱溪被弄得莫明其妙,我却在想:中出现过的明教中人正坐在我对面,苏墨在战场中露出一身传说中的强横武功,历史里奸佞的贾似道、英雄的文天祥和李庭芝,他们一个个登场,让我目不暇接,被动地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惊骇。

时代一片混乱,我也身处混乱之中。嘿嘿冷笑两声,胡应炎等五人已应声而入.

朱溪显然不知道唤他们进来的意思,便在他的怔忡里,说了那个看似荒唐的计划,又命包圭禀报敌军驻扎情况,尔后,开始和五人商议此计的可行性。

这是一个富有想像力的大胆的进攻方案。无论北洋义军或官军将军,五名各镇一军的都统制无不被作战计划吸引。胜利,一次巨大的胜利是每一名军人的梦想,随着我低沉声音慢慢高昂,这个房间里的所有人变得神采飞扬。

“------兵者诡道也,以正合奇,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家之胜不远。霍去病逐匈奴,八千人长驱千里,直捣黄龙。班超孤身犯险,以数十之众击杀数百番使,复一国之归顺。如今之议同样险恶,但敌人绝防不到我军敢冒如此大大凶险,趁敌不备却也有可行之处。只等诸位周密庙算,当可决定。”

便在紧张而又激昂的气氛中,包圭开始作战情汇报。

扬州战场的态势如下: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