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十章 东奔西顾(3/3)

进入江南战场,对他施以援手了。

而元朝对大宋的全面战场上,局势同样陷入胶着。西南方向,张珏在四川路重庆府阻滞元军攻势。西北方向,淮南北二道的元军,被李芾牢牢吸引在潭州。夏贵带领两万余人并未按朝庭命令,回援临安战场,而是和李芾在淮南遥相呼应,与元军在淮河一带展开激战。在扬州的李庭芝位于正北方,他收到枢密院要求其南下作战的命令后,立即整军进攻当面的镇江,将董文炳的重兵牢牢拖在长江一线。由长江南下的中间位置,又被文天祥固守平江,如一颗钉子铆在元军腹部,使之断为两截。

此时,忽必烈的儿子,大元的皇太子真金终于浮出水面。这位曾经亲临一线刺我重伤,被我误以为是金盔将军的太子,自新城出发,乘李庭芝与董文焕水战之时,趁虚攻打李庭芝俾将王华,驻守的瓜洲,以求解决屡克扬州不下的困境。王华从城外山寨侧击,又遣人从地道中钻至敌人背后,终是击退真金。但自己身中数箭,虽没战死,却落个重伤。

真金贵为太子,理应是元军主帅,但他此次上战场,却奉忽必烈之命体验下情而来。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当然要知道马上作战的滋味,于是真金便作了伯颜军中的一名中级军官。

可惜他运气不佳,伯颜在芜湖与贾似道决战时,将他放到认为最安全的阿术军中,哪想到遇到初上战场的徐子清,落得连败其手下。然后从新城出发追踪扬州出去的回援临安军队,没想到领军的仍是我,结果又输一阵。最后一回,他驻守的新城被我打得成了破城一座。

南宋这个战场真不是他的好地方,瓜洲之战结束后的第五天,忽必烈将他调到西北战场,替代玉昔帖木儿主持西北军事,真金才算松了口气。

李庭芝被真金猛攻其后防,又一时不能渡长江以取镇江,便立即回军退守。经过扬州稍稍整军后,复攻旁边的泰州。

也是李庭芝时来运转,偏生防备扬州的董文焕大意,刚把韩郅换作了泰州主将。韩郅冲锋陷阵极为勇猛,却是个好淫无度,欺压士兵的将军。其人一到泰州,便日夜欺拐民间妇女,耽溺酒色,虐待士兵,还将供应给军中的粮食,贩卖至黑市以图暴利,种种恶行相当让人不耻。甚至我治理健康之时,有商贩从他手里买得军马五十匹。

李庭芝围了三天,到第四天,他的前锋张俊率部进入西城门战场,韩郅却因己方胜利而骄傲自大,竟然只领五千士兵出阵迎击。张俊立即分成左右两翼分错交攻,眼看就要展开一场激战,岂料当面敌军处竟只有韩郅一人。原来双方还未发起对冲,韩郅的士兵便一哄而散,逃得干干净净。粗暴无情的韩郅,甚至连同一阵线的士兵们都极为憎恨,对他不顾而去。

韩郅好不容易杀出宋军重围,快马飞奔逃回城门。没想到厚重城门却紧紧关闭,任他如何叫喊大门就是不开。等到李庭芝随张俊入城后方才得知,竟是受到韩郅虐待的泰州居民们奋起反抗,将元军赶出城中,并占据了整座城市。

董文焕派出的援兵救援也来不及,只接着逃回来的韩郅。而后董文焕派兵与跨江打到扬中的李庭芝缠斗,方才堪堪将扬州部队堵在长江沿岸。

这时候,临安战役的第一阶段已结束,大宋在江南的战略局势得以稳定,彻底扭转了整个江南战局。

我在嘉兴收到扬州部队已过江的消息,立即报告张世杰,而后写信给李庭芝,建议他不顾镇江之敌,只管脱离扬中之战斗,南下平江,配合文天祥守城,阻止伯颜可能的回军平江之举,并争取早日与大军汇合一处。

但李庭芝不许,他担心一旦离开泰州后,扬州不保,自己更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苦战当中。我却忍不住苦笑:真是老成持重的将军,当真稳打稳扎啊。

--&网--网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