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3章 推广方案(1/2)

冯微明翻出自己早先买的那本beyond歌曲词谱大全,他已经把一些东西从家搬到工作室里。这已经已经是很多年的书,封面以及里面有些纸张已经有一些发皱。

他曾经抱着吉他对着这本书练习过无数次,那些他孤单的时日,那些他心情低落的时候,那些他心情愉悦的时候,一把吉他一本谱,就够。

冯微明取出吉他,调了调音准,拨动琴弦,却是没有引吭高歌的**。

试弹了一会,找到一些感觉,就开始弹《喜欢你》、《早班火车》、《光辉岁月》,很久不弹,他已经有些手生。

将这本书交给员工扫描打印出来,他暂时放在桌上。

看了看时间,徐若渝今天应该是要开《红楼梦》新书发布推广方案会议,自己也是做这个事,正好可以去长见识。

从书桌上拿了一本书,直接就到徐若渝公司卫生间。

他现在已经很自如了,意念一动,身体即至。

他的出现,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敲门进去,徐若渝瞥了他一眼,一点也不惊讶,对他的到来一点也不意外,也没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情。

冯微明不太清楚,他现在和徐若渝的关系是怎样的状态。合作伙伴,还是同道中人?自己这般恣无忌惮的来来去去,关系不到位的情况下,是不是会惹人厌?

嘘了一口气,他将书和几页纸递给徐若渝,徐若渝接过去一看,又是《红楼梦》,翻看了几页,又是感叹了一声:“你这真的是要害死我啊!”

“哦,不会吧,我也是为了推广着想,这本书是刘旦宅绘图,周汝昌配诗,嗯,我们那边的两个算是大家做的,你可以翻看这里面的图绘,按照之前说的,会做图片和视频在网络上传播,这里面的图片就是很好的参考。”

“这几页纸是?”徐若渝拿着那些打印出来的古典人物图问道。

冯微明喝了一口茶,回味悠长。“这是我们那边拍这个电视剧,剧照,这些演员是千挑万选,并且在表演经过很久时间培训,他们的形象,基本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有心了,不过暂时不给他们看,先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徐若渝翻来覆去的看了看,“都是顶好的演员和扮相啊。”

“再过会,我们的讨论会,你去吗?”徐若渝问着。

冯微明点了点头,“去,我也想见识见识,当然我不说话,就听你们讨论。”

“行,那一起吧。”

徐若渝扬了扬手里的纸页,“你说,如果我想拍这个电视剧,你有什么建议吗?”

冯微明早知道这个人会有这般想法,不过这想法也来得太快了些,就这本书,就现在你公司的状态,拍不下来。并且,这个时候也不是机会,起码还要等几年后。最主要的是:你有钱吗?你有人吗?

其实,要拍这个电视剧,说简单也简单,现在这时代嘛,粗制滥造谁不会?说难,那是很难,要想拍出一部经典的电视剧,那得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想当初,为了拍好这部电视剧,那是调动了多少资源,请了多少大家参与?红楼剧组历经一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征集153名草根演员,为了演好这个戏,为了体验角色,演员都是提前进组,学习古代礼仪,修心养性;又剧中的服饰造型,发型,首饰装扮等,无一不是精心打造和准备,冯微明看过那些服饰设计稿,真是惊艳;又集合全国国宝级的历史、民俗、戏曲、建筑、文学大师,耗时整整三年,走遍全国10余个省40余个地区219个景点;而作曲的王立平那是光写歌就花了好几年……

这种种因素,造就了这样一部经典,估计后来是难以超越了。就说那些演员,除去财务问题,如今再想找这样一群人静下心来学习,培养,实在很难。

这不是冯微明对徐若渝能力的怀疑,实则是事实如此。

思虑良久,“我觉得,现在考虑这个为时尚早。”冯微明斟酌着说。

徐若渝听了,也就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会议室里,众人都在沉默。每个人面前除了那本书,还有一沓稿纸。

“这本书都看过了,都有些什么想法呢?说一下,咱们集思广益。”

老板发话,下面人肯定是要跟上。

先是视频组总监孙蓬发话,这是一名三十四、五岁的男性,长得很知识分子,但业务精熟:“徐总,能先问一下,这本书的来历吗?我们讨论过,这本书是一本经典,并且应该是一本古书,但以前从没见过,序里说的那是真的?”

“嗯,千真万确,就如序里说的,说来也是我的机缘,找到这种旷世奇书,这本书,将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徐若渝点点头说。

孙蓬继续说道:“那我就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感觉,这本书是徐总要求必须读,大家才读的。但这本书是很选读者的,就比如说对年龄、阅历、知识水平等有要求。我读起来是没什么问题,并流连其中。但我们组的几个小年轻,读的比较困难,据他们说,有些时候差点读不下去。所以,在推广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