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章 重返东辰航工(2/3)

:“这样的话,我们不用将油耗降到最低,牺牲一部分油耗来提升发动推力,就可以满足推重比的需求,毕竟推重比这种东西,也不是盲目追求足够大,只要整的推重比能够大于13,就已经非常强大了。”

张文浩所说的推重比,是指发动与整最大载重之间的关系,如果飞的推重比为13,也就相当于在飞达到最大设计载荷的时候,飞的推力,是最大载荷的13倍。

如果是运输、客或者普通货,这种飞的推重比是小于1的,也就是说,这些飞的实际推力,比整最大载荷的重量要小,在这种情况下,飞可以借助滑跑起飞、一定仰角爬升,但绝对无法做到90度的垂直爬升,但是,这种飞也根本不需要具备垂直爬升的能力,但是战斗便不同了,战斗在实战中,垂直爬升的能力还是非常重要的,大于1的推重比,可以让飞以垂直爬升的方式,迅速脱离对方的视野,爬升翻转再降低高度,就已经到了对方的屁股后面了,而对方的导弹在这种时候也就彻底失去了作用。

很多情况下,战斗的推重比只要大于1,整的推力就算是非常强大了,而张文浩则准备新发动至少能保证战斗具备13的推重比。

小二回答道:“13的推重比并不困难,即便我们实现了13的推重比,我们的发动,还是能够减少大约30%左右的油耗,提升更大的作战半径。”

张文浩点了点头,皱紧眉头,自言自语道:“速度的问题,似乎还不能靠推重比来解决,它需要发动有足够的爆发力,并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到最快的速度,要满足这个要求,只能靠后燃室来解决,小二,你有没有更好的后燃室技术?如果有更好的后燃室技术,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到三者兼顾!发动设计时就实现了远和重,然后,通过固定配置的后燃室,如果飞有速度与动姓的需求,打开后燃室,加大燃油的消耗,并提升飞的速度。”

小二眼前一亮,笑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后燃室,我怎么没有想到,如果我们搭配更好的后燃室技术,那么后燃室的设计,可以保证飞在平时无需启动后燃室时,具备足够的航程与推重比,一旦需要更强的动姓,便打开后燃室,以牺牲航程来换取更强的动姓能!”

张文浩道:“后燃室的设计一定要最简洁轻便,免得在大部分时间里,为飞带来更大无用的自重,增加油耗并影响航程。”

小二笑道:“单台发动配备的后燃室,最多也就增重一百公斤,影响微乎其微。”

“那就好。”张文浩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果是按照这样设计的话,那个这套动力系统,恐怕就是当今最强大的战斗动力系统了,这种强大,即便是普惠也只能望其项背,如此一来,一旦这种动力系统对国内的战斗进行全面升级,那么对周边国家的威慑力,将更进一步提升,意义重大

张文浩的专飞抵商飞在中海的试飞场,商飞这个试飞场已经全面被东辰接管,而商飞虽然并不知道张文浩准备收购空客的绝密计划,但是高层也停止了向商飞的拨款以及相关的研发工作,商飞现在已经全面暂停了自己的大飞计划,整个商飞现在还在生产的,无非就是一些早已经定型的支线小型客,而即便是有新的支线客型需要试飞,商飞也只能无奈的转场西北场,把位于中海的场留给东辰。

东辰的整个队,进入中海几乎都在商飞的场起降,东辰航工无数台发动也是在这里被装入波音747-8运输飞抵全球各地,而张文浩也准备将这里发展成东辰在中海的航空枢纽,并逐渐在这里增设货运的相关辅助设备、向高层申请,扩大面积并新建两条不同标准的跑道以及等硬件设施,还有一件张文浩一直在谋划的事情,那便是在场附近修建一个大型的物流集散中心,并且设法向高层申请,在场兴建铁路接驳线,连接京沪铁路,一旦连接京沪铁路,就算是接入了全国的普通铁路网络,如果能够接入京沪高铁,那么也就接入了全国的高速铁路。

如果这两条接驳线能够延伸到东辰的场,那么张文浩这个物流集散中心就可以达到物流行业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航运进港的货物在最短时间内就能够通过公路以及铁路分散出去,而各地汇入的货物,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搭乘飞离港,甚至如东辰航工的飞发动,将来也可以通过铁路运往全国各地,并且实现直接铁路运输至海港,搭乘货轮出境。

虽然国家并不允许铁路私营化,但是企业是可以运营自己的支线铁路的,只不过火车在国有线路上运行的时候,需要向国家缴纳相关费用罢了,这一点张文浩不愁高层不答应。

张文浩暗中计划着,一旦军用发动成功下线并且量产,就趁会向高层申请扩建试飞场以及投建铁路线与高速铁路线的问题,而以张文浩的计划,军用发动在十多天的时间内就可以制造出符合设计标准的样,到时候送交军方测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