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泰山封禅(2/3)

回归,再举封禅!”

辽东,袁曹诸将正在着急忙慌的收拾军资←们收到了洛阳的消息,说是把俘虏先压送至渤海,着渤寒兵看管,而后划三国之地为辽州,着周瑜临时坐镇,其两国王族尽灭,一个不留!

若只有这一点消息,众人自然不会显得着急忙慌,之所以如火烧眉毛,那是因为紧随而来的锦衣卫传书,上边只有一句话:封禅在即,速归!

自古以来,能够行封禅之事者,除了帝王没有任何人,所以众将得知皇上将要封禅,自然不敢耽搁一分一秒!

看着俘虏尽皆上了战船,曹操一众这才松了一口气,因为俘虏太多的缘故,足足运送了三趟,费了近十日之功,如今搞完,自然放下了心中的这块巨石!

“诸位,辽东之事已毕,耽搁十数日,吾等应战马疾蹄,尽快行入洛阳!”

看着短粗的曹操,坐到马上扯的面红耳赤,众人朗声一笑,催动着战马蹿了出去,丝毫不管被烟尘蒙蔽的曹操!

不多时,身后传出了一阵曹屠夫的恶骂,众人对此,只是寥寥一笑!

战马的七日飞腾,终于荡起漫天烟尘来到洛阳,之所以这么快,自然少不了连夜前行的原因,当然也因为没有拖后腿的步兵!

纵马入城虽然没有罪,但是却遭人不耻,可是面对大汉兵将,百姓却难以生出口诛之言,因为他们明白,能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离不开这些被血水浸泡的兵将!

行至皇宫,众人刚勒徒马,宫中便疾走过来一人,见是蹇硕,皆以礼迎之!

看着面带疲乏的众将,刘宏立马让人赐坐,而后言到:“看来汝等皆知封禅之事了,不然不会这么快赶回来,汝等辛苦了!”

袁绍激动的插嘴说到:“封禅之事非同一般,吾等不敢耽搁,不知皇上封禅何人跟随,若是……”

看着袁绍一脸谄媚,刘宏岂能不明白他想什么,于是轻笑一声说到:“本初且安心,同行之人怎可少得了汝,这次封禅依文和之意,不但汝为同行,朝中之众皆随朕前往!”

刘宏说完,众臣懵了,自古以来,君王封禅哪有全挑的事,不过看如今外夷涣灭,百姓安居的情况,朝堂之众同随亦没什么不可!

仲夏之初,帝出洛阳,欲行泰山封禅,随行者王臣百工,强卒悍将,车马辚辚,旌旗耀天,共计二十万人,每逢之地,百姓担浆提壶者不可计数,而圣每每走出,皆饮百姓浆水,以示亲近!

泰山东威沧海,西镇大河,山势挺拔,奇峰突兀,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々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五经通义》云:“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

行至月余,终见泰山,这时的群臣,非但没有一丝片,反而更加精神!

班固《白虎通义》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言: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基,广厚也;刻石纪号者,着己之功绩以自效也§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址以报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

因此,当刘宏刚入泰山,先到的贾诩便将其引至行宫,并且让其沐浴三日!

直到三日后,刘宏才从行宫中走出,顺着石阶向峰顶行去!

封禅为两步,第一便是刻石告天,寥表功绩,而后便是在山下铸泥台以祭大地,完成这两个步骤才算封禅完成!

由于寅时初向山上行进,当刘宏行到目的地,太阳正好刚刚跳出云貉得的日珥现象却呈现在众人面前!

明代于慎行在《游泰山记》中说:“顷之,平地涌出赤盘,状如莲花,荡漾波面,而烨炜不可名状,以为日耶!又一赤盘大倍于先所见,侧立其上,若长绳左右汲挽,食顷乃定。”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此乃祥瑞双龙衔日,欲为皇上佩戴天冠!”

听着贾诩的话,刘宏嫌弃的翻了个白眼,什么双龙衔日,分明不过是日珥罢了!

不过,刘宏虽然不在意,可不见得别人不在意,在这个君权神授的时代,如此神迹,怎能会让他人无视!

听着身后一阵阵高呼,刘宏身上映满了光辉,平天冠闪耀着琉璃之光,还别说,真有一丝神圣充斥在里边!

到这里,不是为何观光旅游,刘宏痴迷美景,他人可不会沉迷其中,于是贾诩便示意蹇硕,而蹇硕登时明白何意,伸手掏出一份盖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眼的娟黄布匹!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十有六年,开疆扩土,罔不宾服∽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此祭天,彰显功德,庇佑之下,万道昌顺!”

祭天之言读完,刘宏身后再次想起跪拜之声,这个时候,刘宏才恍然惊醒,待回头,红日正落其顶,犹如万道光辉为其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