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6章 番外——李道人传说(2)(3/4)

王世充又十分不济,屡战屡败,遂把下军马都消折了。我那时若不亏着是个带残疾的,也留不到今日。”李清听了这篇说话,如梦chu觉,如醉方醒,把肚子疑心,才得明白。身边只有三四十文钱,尽数送与瞽者,也不与他说明这些缘故,便作别转身,再进青州城来。

lu想道:“古诗有云:‘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果然有这等异事!我从开皇四年吊下云门穴去,往还能得几日,岂知又是唐高宗永徽五年,相隔七十年了。人世光阴,这样容易过的!若是我在里面多住几时,却不连这青州城也没有了。如今我的子孙已都做故人,自己住的高房大屋,又皆属了别姓,这也不必说起。只是我身边没有半分钱钞,眼前又别无shu识可以挪借,教我把甚么度日?左右也是个死,那仙长何苦定要赶我回来怎的?”叹了几声,想了会,猛然省道:“我李清这般懵懂,怎么si量还要做仙哩?我临出门时,仙长明明说我回家来,怕没饭吃,曾教我到他书架上拿本书去,如今现在袖里,何不取出书来,看道另做甚么生意?”

你道这本书,是甚么书?元来是本医书,专治小儿的病症,也不多几个方子在上面。那李清看见,方才悟道:“仙长曾对我说,此去不消七十多年,依旧容我来到那里。我想这七十年,非比云门穴底下,须在人世上好几时,不是容易过的。况我老人家,从来药材行里不曾着脚,怎便莽莽广广的要去行医;且又没些本钱,置办药料;不如到药铺里寻个老成人,与他商量,好做理会。”刚刚走得三百余步,就有个白粉招牌,上写着道:积祖金铺出卖川广道地生shu药材。

当下李清看见便大喜道:“仙长传授我的第三句偈语说道:‘傍金而居。’这不是姓金的了?世称神仙未卜先知,岂不信哉!岂不信哉!”只见铺中坐的,还不上十多岁,叫做金大郎。李清连忙向前,与他唱个喏,问道:“你这药材,还是现卖,也肯赊卖?”金大郎道:“别人家买药的,都要现钱才卖;只有行医开铺的,是长久主顾,但要药料,只上个帐簿取去,或季或月算,总数还钱,叫做半赊半现。”李清便扯个谎道:“我原是个幼科医人,向背着bao沿村走的,如今年纪老了,也要开个铺面,坐地行医,不知那里有空房,可以赁住?乞赐指引,也好与贵铺做个主顾。”金大郎道:“就是我家隔壁,有间空房,不见门上贴着‘招赁’两字么?

只怕窄狭,不够居祝”李清道:“我老身别无家小,便间也尽够了。只是铺前须要竖面招牌,铺nei须要药箱药刀,各se家伙,方才像个行医的。这几件,都在那里去置办?不知可也赊得否?”金大郎道:“我铺里尽有现成余下的在此,我发都借了你去。待生意兴旺时,连那药帐,总算还与我,岂不两得其便?”

那李清亏得金大郎力周旋,就在他药铺间壁住下,想起:“当chu在云门山上与亲族告别之时,曾有诗云:‘翻笑壶公曾得道,犹烦市上有悬壶。’不意今日回来,又要行医,却不应了两句谶语。”遂在门前,横吊起面小牌,写着“县壶chu”三个字。直竖起面大牌,写着“李氏专医小儿疑难杂症”十个字。铺nei应什物家伙,无不完备。真个装佛像佛,自然像个专门的太医起来。

恰好这年青州城里,不论大小人家,都害时行天气,叫做小儿瘟,但沾着的便死。那幼科就没请chu,连大方脉的,也请了去。岂知这病偏生利害,随你有名先生下的药,只当投在水里,眼睁睁都看他死了。只有李清这老儿古怪,不消自到病人家里切脉看病,只要说个症候,怎生模样,便信撮上帖药,也不论这药料,有贵有贱,也不论见效不见效,但是帖,要百个钱。若讨他两帖的,便道:“我的药,怎么还用两帖?”qing愿退还了钱,连这帖也不发了。那讨药的人,都也半信半不信,无奈病势危急,只得也赎帖,回去吃看。

你道有这等妙药?才到得小儿口里,病就好半,咽咽下肚里去,便全然好了。还有拿得药回去,小儿已是死了的,但要煎的药香,冲在那小儿鼻孔nei,就醒将转来。这名头就满城传遍,都称他做李帖。

从此后,也不知医好了多少小儿,也不知赚过了多少钱钞。我想李清是个单身子,日逐用度有限,除算还了房钱药钱,和那什物家伙钱以外,赢余的难道似平时积攒生日礼般,都烂掉在家里?毕竟有个来chu,也有个去chu。元来李清这次回来,大不似当chuxing子,有积无散。除还了金大郎铺nei赊下各se家伙,并生shu药料的钱,其余只gou了日逐用度,尽数将来赈济贫乏,略不留难。这叫做广行方便,无量功德。以此声名,越加传播。莫说青州郡,遍齐鲁地方,但是要做医的,闻得李帖名头,那个不来拜从门下,希图学些方术!只见李清再不看甚医书,又不亲到病人家里诊脉,凡yu讨药人来,收了铜钱便撮上帖药,又不多几样药味。也有说来病症是样的,倒与他各样的药;也有说来病症是各样的,倒与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