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章 迎亲【下】(1/2)



迎亲的队伍出发了。

经过反复的纠chan,奴儿为自己争取到了在前面开lu的会,和曹盛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不过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也是有代价的,他们都要拿着火把,为迎亲的队伍照亮前面的lu。

其实准确来说,他们里的火把应该叫“烛”,用的是裹上蜡油的芦苇捆扎而成。按照公元前的礼仪,拿着火把走在迎亲队伍的最前面,便是所谓的“持烛前行”。

走在奴儿和曹盛后面的,是新郎赵启明,还有带领迎亲队伍的没人中郎将。

除此之外,李敢和马建guo,还有灌英等人也在此列。

作为赵家在长安城仅有的亲戚,瓷器作坊的李老板也让自己的儿子过来参加迎亲的队伍,同样穿着礼服骑着黑马,走在李敢等人的旁边。可惜赵启明的这些表亲都比较腼腆,在这样的场合下很好说话,所以也很少有人能注意到他们。

在李敢等人的后面,还有灌英找来了纨绔子弟。这些天赵启明也跟他们混的很shu悉了。在周福和韩世人没办法赶来参加迎亲的qing况下,这些人作为朋友出席也无伤大雅。

在这些年轻人的后面,便是迎亲要用的墨车了。

这墨车没有任何的纹饰,看上去造型质朴,但这也只是表面。

考虑到侯夫人要坐着马车离开魏其候府,去往侯府的途中可能会觉得冷,钱管家提前让人从仓找来了很多布料,把车厢里漏风的地方全部封上,还在里面铺上了赵启明心爱的北极熊皮,这样的话既能起到保暖的作用,坐在里面也能免受颠簸之苦,可谓是奢华至极。

不过从表面上看去,这只是普通的墨车,行驶在黑ye中很难让人注意。

从东乡亭到长安城的lu上很少看到行人,迎亲的队伍便没有太注意“军容”。中郎将坐在前面吃着叫花鸡,其他的这些后便再也没有顾忌,赶lu的途中谈天说地,气氛很是轻松。

奴儿跟曹盛打听前线的战事,听到激动的地方还要喊上两声,每次都是当师叔的李敢出声制止,但其他人李敢就管不住了。

尤其是灌英身边的这些纨绔子弟,参与今天的迎亲让他们很兴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尤其是说到未央宫里的卦消息,就连赵启明也加入了他们的讨论,跟他们打听汉武帝和为皇后的夫妻生活是否和谐。

这段lu走的还算轻松,直到中郎将吃完了叫花鸡,朝前面的曹盛说:“尽量走快些,等会宵jin的时辰到了,要是迎来了新娘子没办法出城,那可是要闹笑话的。”

曹盛正想着摆脱奴儿的纠chan,听到这话赶紧挺起xiong膛,开始加速前进。

只是赵启明有些不解,便问道:“长安城为何要宵jin?这是从何时开始的?”

“启明兄很久没去来安城了吧?”走在后面的灌英朝赵启明笑道:“从汉军开始匈奴作战,举guo上下都chu在战争状tai,从那时就已经开始宵jin了,直到现在也还没有解除。”

旁边的李敢也点头道:“汉军虽然已经结束作战,开始班师回朝,但现在还在途中,眼下仍然是战时,所以天黑之后都要关闭城门。恐怕要等汉军到达长安之后,宵jin才会解除。”

听到这话,赵启明才恍然大悟,原来现在还是紧急状tai。

不过在战争形势下,这也是必要的举措。毕竟随着汉军对匈奴作战,保卫长安的北军出征在外,城中没有足够的卫戍部队,很难保证未央宫和长安城百姓的安全,这时候实施宵jin,防止nei乱和外敌的趁虚而入,也是理所当然的。

想到这里,赵启明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也走快点吧,免得城门关闭。”

就这样,迎亲队伍停止了交谈,开始加快了速度。

不管在哪个时代,办喜事的迎亲的队伍总是很显眼的。长安城的百姓知道迎亲的习俗,不会像赵启明以为的那样,把迎亲的队伍当成下山的土匪。这个时间街上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是看到迎亲的队伍还是停了下来,站在道lu的两边看热闹,有点夹道欢迎的意si。

要是让他们知道迎亲的队伍中,除了长安城有名的纨绔子弟之外,还有刚从前线下来的军侯,恐怕就真要夹道欢迎了吧?

想到这里,赵启明笑了。

当迎亲的队伍走过长安城的街道,来打城南的时候,魏其候府也挂起了灯笼。赵启明还记得,这些灯笼是过年的时候钱管家提前准备,让他亲自送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