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刘铤被诈(一)(1/2)
上文说道;北路军马林被全歼,之带领少数人马狼狈逃回开原。
表完西路、北路军之后再表东路军---刘铤部。
东路军大帅正是大名鼎鼎的‘刘大刀’,为何称之为‘刘大刀’呢?只因使得一口一百二十斤重的镔铁大砍刀,所以得此绰号。
提起刘铤来可谓是当时明朝的数一数二的武将,其父刘显乃是四川总兵,在万历初年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刘铤追随其父多年,颇有其父风范,自幼习武使弄枪棒,到了十来岁时就能舞出一手好刀法。
刘铤成年后,两臂一晃有千斤之力,擅使一口镔铁大砍刀,重约一百二十多斤,因此成名。
万历皇帝非常赏识刘铤,因为刘铤为朱家王朝打拼几十载屡立战功,无一败仗。平缅甸、战西番、抗倭寇,大大小小的战场只要刘铤在,那就是手拿把掐的事。
明史记载;‘刘铤--诸将中最骁勇者’,看来当时的朝廷对刘铤还是有很高的评价。
刘铤这一年也快六旬的人了,但威风不减当年,日食粮食半斗,肉十余斤。除了平日剿匪外,一有闲工夫必定练习武艺,使得功夫不但没有退步,反而更加生猛。
不过说到这里,咱们必须交代一下,别看刘铤骁勇善战,可他在任何战场上之所以成名屡立战功,这与他依赖川军是分不开的。
刘铤每逢出战必带川军,数十年的征战,一遇到困难定有川军出手,而且出手必成功。当年援朝抗倭时期,刘铤带着自己属下川军所向披靡,杀得倭寇闻风丧胆。那么咱们为什么要提起川军呢,就是因为刘铤多次向总指挥杨镐提出多拨给他点川军,有了川军刘铤心里更有把握获胜。
可杨镐呢,坚决不予理睬。理由是;辽东地区天寒地冻,西南的川军不适合这里的气候,所以没给他拨。
刘挺见杨镐对他的提议不予理睬,随后又向提出“地形未谙”,应推后进军的日期,同时也对朝庭给他的这支由各地兵马组成的联合军的战力提出了疑问。
可等了许久没未得到中央的回信,其实刘铤还未知晓,他个朝廷的书信早已被杨镐扣下。
其实啊,这里还有个官报私仇的意思。想当年刘铤在杨镐账下听命,在朝鲜作战期间他们就有矛盾,将帅不和,今天杨镐多多少少有那么点报复意思,刘铤只得咽下这口恶气。
杨镐给东路拨调人马一万有余,再有外援的加入,那就是朝鲜军。
由于明朝机动部队有限,只得借助外援来帮助扫平后金。
第一支外援是叶赫女真,第二支外援就是朝鲜。
明朝怎么想的呢,你朝鲜当初有难求我大明,我大明拉你一把出兵救你,到后来害的我们家底都掏空了。这回老大家里不太平,希望做小弟的能够顶哥一下,出点兵马作为回报。
朝鲜国王无奈,硬着头皮给派出一万多军队前来助战,那么双方加在一起拢共不到三万人马。
他们东路军主要是负责佯攻来牵制敌人和吸引敌人的主力部队,换句话说就是当‘炮灰’去了。
刘铤领命点起人马准备出发,当刘铤看到自己所率领的一万来人时立马傻眼了。
怎么啦?再看这些军卒哪像打仗的样啊!分明就是花子队。
其他几路人马里的军卒都是二十多岁,三十出头正当年,可刘铤这一万来人,小的小、老的老。岁数小的拉不开宝雕弓,年纪大的上去不马鞍桥。甭说别的,就连手里的兵器也参差不齐、花样繁多。有的刀头布满锈斑,有的枪头连枪尖都磨平了。本以为能多拨给点火器或是大炮,可这么一看任嘛没有。
可把刘铤给气的不轻,刘铤以拳杵地,心里大骂总指挥杨镐:“好你个狗贼杨镐,你真他娘的不是个东西。我原以为朝鲜之事早已过去,你我化干戈为玉帛,咱们这篇掀过去,重打鼓另开张。可万万没想到你跟我两玩阴的,可惜了你这个身份,这分明是公报私仇。你杨镐想要我刘铤的性命经管直说,何必呢?做出如此苟且之事,传出去不怕被天下人耻笑!”
最最不能让刘铤接受的是,居然派刘铤作为佯攻部队,吸引敌人主力,这不是埋汰人吗,我刘铤自从作战以来何时给别人做过佯攻,这不是毁我名声么!
那么这些真的都是杨镐一手安排的吗?其实啊也并非杨镐有意这样安排,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西路军杜松是主力部队,自然而然的武器配置要顶配,你刘铤东路军作为佯攻,只能把低配的给你,也实实在在的难为杨镐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杨镐多多少少也有那么点报复的意思,有意给刘铤穿小鞋。
按照计划,刘铤这一路人马于农历二月二十五出兵。你作为佯攻部队可不得早些行动,好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这样好让其他三路人马畅通无阻的抵达赫图阿拉城。
那么分配的武将都有谁呢?都司祖天定、乔一琦、姚国辅、周文、周武,守备徐九思、周翼明,千总马进忠、马进孝。监军康应干,还有刘铤的义子刘招孙。
东路军到达宽甸后与朝鲜国大帅姜弘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