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准备突围(1/2)
阿济格一人力抵大明四位总兵,其实阿济格捡便宜了,别看四总兵在人数↑占绝对优势,可他们都没怎么吃饭,只是在杏山与小虹螺山吃那么几口,也就三分饱,轮动武器的力气都勉强使出,即便人多也斗不过一个阿济格。
五个五匹马跟走马灯相似,叮叮当当,你来我往站在一处。后面的军兵也没闲着,兵对兵、将对将,两面人马加在一起三万出头,场面也算不小。
五个人打来打去谁也没吃亏谁也没得着便宜,吴三桂心里起急不想在此消耗太多时间,怕清军大部队在来增援岂不想逃走都来不及。打着打着,冷不丁的吴三桂枪里加鞭,由于没有力气,举起钢鞭想砸阿济格,结果一下扫到对方马大胯上。阿济格坐下这匹马受了惊吓不听使唤,阿济格一看算了,再打下去自己肯定捡不着好粪,虚晃几下拨转马头退回笔架山待命。
吴三桂等人见清军撤退,这心里才算踏实,看来这里也不能久留,他们几人也进入塔山。
他们与先到的白广恩与马科等人相见是抱头痛哭,真难道就是报应吗,报应来的如此之快。哭声,满屋子的哭声,几位大男人在一起放声嚎哭,整个塔山都显得格外阴霾。
十三万大军没出几天的功夫就连本丧汤毁于一旦,能不难过吗。取得时候一个个都是趾高气扬。神采奕奕的。等回来时被人家打的跟龟孙子一样,还有何面目去见皇上去见中原父老。其实这几位总兵里最最担心的就是总兵王朴,他现在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知道这次落得这个下场就是自己挑头先逃跑的,祸打根头起,皇上肯定会追究此事,悔不该一时头脑发热做出如此荒唐之事。各种惭愧、内疚、痛心和崇敬的混合之情,像海潮般地冲击着王朴的内心。人家别人都是跟自己吃锅烙的,而且看到别人眼色都是那样看着自己,不用说这时王朴心里有多难过,巴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躲起来才好。
而吴三桂面对黑夜,面对寂静,虔诚地忏悔着自己的过激行为,心像数万跟钢针插着,他的嗓子像是被什么东西塞住了,无比的难过,无力地倒下去,放身大哭,后悔自己做的一切,锦州城里的舅父大人能不能原谅自己?
其他几位总兵也是想着自己的心事,每个人都藏不住悔恨,更藏不住忧伤,这是不说出来而已。
王朴、吴三桂、白广恩、李明辅、唐通、马科等人在塔山休整一夜,次日回奔宁远咱们不表。
在表清军,阿济格与豪格他们形成一个扇子面形状围追堵截明军残部,肯能是认为这场伏击战基本胜负已定,所幸咱们玩个漂亮,把明军残部往海边上赶,就像农村赶鸭子一样,最后把明军逼的实在无路可走,干脆咱们投海算了。不幸的是这些明军刚到笔架山的时候,便被清军的铁骑两路夹击。北面是豪格的军队,南面是阿济格的骑兵,两下正好把逃回来的明军包围一顿乱打,把明军将士逼急了,往大海里面跑,即使是投海自尽也不沦为清奴。
说道这里,我想当时的明军会有一种想法,那就是知道落在清军手里肯定没好,倒不如一死或是借水遁逃脱。其实啊在过去古代打仗失败的一方,一旦被人抓住做俘虏无外乎有这几种可能。
第一,抓住作为奴隶贩卖,或者用来从事采矿等活动。
第二,直接杀掉。俘虏也是要吃喝的,带上的话会降低行军速速,消耗粮草。
第三,留作人质。只有重要的人才会成为人质,用来威胁对方或者换回自己人。
明军将士看到如此情景逃回宁走陆路肯定不可能了,倒不如顺着大海游到宁远。虽然自己水性不太好,但是来个狗刨啥的也能划了到宁远。
结果明军纷纷跳入大海,有的会点水性的可以在海里暂时躲避灾祸,不会水的也跟着瞎起哄跳入大海,结果没被清军杀死反倒被海水淹死。渤海海面上漂浮大量明军尸体,这些死漂被海水灌的是肚大如鼓,可到成全了海里面水族们,鱼鳖虾蟹、章鱼墨斗算是开了个生日派对,人肉大餐可劲造。
这时候的洪承畴自那一夜突围未果又被围困在松山城里,此时的他真是一筹莫展,这回洪承畴可算是犯愁喽!胸中的苦闷让洪承畴无法压抑这场失败的烦躁,内心的忧愁使他不能承受生命的这样残酷的打击。手下军兵就那么几万人,最关键的没有粮草大家都在挨饿,他们又想到手下几位总兵官。现在洪承畴才算弄明白原来是王朴还有那吴三桂带头开溜的,恨得洪承畴咯吱、咯吱牙齿差点咬碎。恨自己看错了人,自己懊悔呦!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吴三桂你小子忒不够哥们意思,我对你可算一百个到头的了,到最后跟我玩失踪,你先溜了,把我们搁到这块给人家当靶子,你丫,你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他又恨上皇太极,你有能耐咱们当面锣对面鼓的开战,你肯定是怕了,才跟我玩这烟炮鬼吹灯的把戏,恨自己千算万算还是没算计过皇太极,我怎么就这么点背,这么大意,居然犯了这等低级错误,悔之晚矣。。。此时洪承畴想起了李商隐的一首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