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1章 党争烈,弘光朝臣(1/2)

南京城虎踞东南,六朝胜地,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都以此为都城,建立一番基业,然而除了本朝太祖以南伐北,一统天下之外,其余却多为北方政权所灭,沦为短命王朝。

金陵自古帝王州,繁华景胜,却似乎又被天道种下了诅咒,开国于此,亡国于此。

四月时节春雨霏霏,长江同南京城,俱是一片朦胧。

阴沉的天色,似乎预示着老大帝国的将来,也同天色一般阴沉,一般没有光明。

扬州城破,史可法身死的消息,由加急快报送入中枢,犹如当头一棒,使得弘光朝君臣上下猛然清醒。

老大帝国欲偏安江南而不得,江北四镇加上武昌一镇,一叛两降,剩下的黄得功镇要防备左镇叛军,而江北的刘泽清镇,在清军兵峰下,根本不敢一战,降清只是迟早的问题。

堂堂华夏****,在面对北方来敌时,尽以无兵可派,弘光朝被扬州城破,史可法殉难的消息所震撼,但想要重整旗鼓,却已经为时已晚,只能陷入一片混乱。

朝堂上弘光帝端坐于龙座之上,下面立着红袍紫衣近百位臣公。

弘光帝并非雄才之主,但同大明历代先君相比,也不是最糟糕的皇帝。

如果身在盛世,他最多只是一昏聩君王,但他身在衣冠南渡,国如危卵之刻,一个不留神,便要坐实亡国昏君的骂名。

弘光自继位以来,便一直面临东林一党的挑战,他本不是英主,资质只能算平庸,再加上一些羁绊,使得登极以来,毫无建树,甚至留下昏聩之名,但身为一国之君,有谁愿意见自家江山陷于夷狄之手,谁又愿意去做亡国之君,无颜见祖宗于九泉。

“诸位卿家,清兵以破扬淮,史卿殉难,国朝之危,胜于东晋、南宋!”江北传来的噩耗,让弘光心中一阵慌乱,他以无对策,只能问计于大臣。“清军以临长江,诸卿可有谏言教朕,若能助朝廷渡过危机,朕必以国士待之,金银爵位之赏,朕绝不吝啬。”

朝堂诸公闻言,却不一言。

弘光见朝臣沉默不言,不禁眉头一皱,心中火起。“汝等平日争锋相对,颇有说词,今日朕亲问对策,汝等怎又不言!”

众人见弘光愤怒,头低得更低,仿佛一百多块木头,死气沉沉。

“钱卿!汝可有策教朕!”大臣不言,弘光只得强忍着怒火点名问道。

被问之人乃是东林领袖钱谦益,朝廷礼部尚书,江南大名士,三大案中都有东林身影活跃,就是左部东下,隐约间也有东林之人参与其中,弘光心中暗恨,是以喊着怒气故意点他之名。

“禀陛下。”钱谦益只得手持象牙笏,出列对奏道:“臣以为左部经历池州之败,已然无力东进,而江北尤急,当调靖南侯回师,固守长江防线,严防清军渡江!”

弘光也认为江北清军尤为可怕,但左军要拉他下马,且还有十几万兵马盘踞于安庆一带,又不得不防,他资质平庸,一时间自然拿不定主意。

“禀陛下!”就在弘光犹豫之时,原本沉默的朝臣随着钱谦益之言,而突然沸腾起来,辅马士英随之出列,抱着象牙笏奏道:“臣以为靖南侯兵马万不能动!”

“江防在于舟师,舟师强,则满清望江兴叹,臣建议许以重利,调福建郑芝龙入援,拱卫南京!”弘光朝党争激烈,就算是如此危机时刻,也不能免,马士英先向皇帝谏言,以否定钱谦益之策,而后愤怒的指着东林朝臣大骂道:“尔等东林,欲放弃池州,纵容左逆入犯耶?若左逆至,尔辈任居高位,而独死吾君臣耳!陛下,池州兵马万万调动不得啊!”

左军以奉崇祯太子密诏的名义东下,欲杀马士英一党,废除弘光帝,马士英一党自然要全力反扑,而随着钱谦益与马士英先后言,朝堂上两党大臣顿时吵成一团。

弘光闻言,本就优柔寡断的他,自然更加拿不定主意,加之朝臣争执,顿使他头脑一片混乱,心头之气,不自一处来。

大臣们吵了半天,却依然没有结果,弘光脸色也越来越差,到了暴怒的边缘。

这时南京城门处,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只见一名骑士背插军旗,匆匆穿过城门。

城门处的守军见那骑士根本不加阻拦,反而迅搬开据马,放其入城。

骑士飞穿过街道,惊得人群连忙躲闪,议论纷纷,待骑士奔至宫门,只见人影一晃,骑士跳将下马,大声急呼道:“八百里加急!阻者死,逆者亡!”

随即便见那骑士一路飞奔,手上举着军报,直入朝堂,面见弘光,匆匆拜道:“陛下,江防水师,镇海将军郑鸿逵,加急奏报!”

争吵的朝臣闻之顿时一愣,朝堂随着骑士的禀报,陷入一片死寂。

弘光这时也脸色大变,难道清军已经开始渡江呢?“承上来,朕亲观之!”

太监连忙将奏报承到御案之前,弘光有些颤抖的拿起奏报,打开观看。

群臣们皆以为,又是什么不好的消息传来,有甚者已经考虑谏言皇帝出逃,暂避清军锋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