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四章 何必劳烦明日我(2/4)

探出一只蔚蓝色的元气大手,将漫天焰花一抓而空。

「真是何处不相逢」鳌黄钟从那黑幽幽钢铁通道里飞出来,看着姜望。

战袍飘扬,甲叶如鳞,脸上是那种一切尽在掌握中的从容微笑。

姜望亦笑:「看来你觉得这是你我之前的缘分。」

「冥冥之中有天定。」鳌黄钟道:「忽然想起来,你别号青羊,我名黄钟,确实有缘!」

姜望也不多言,直接踏上甲板,号令大军撤退。

方元猷震惊莫名,终是忍不住道:「难道真有六个鳌黄钟?」

姜望不去理会这么愚蠢的问题,只道:「在这些海巢全都对他不设防的情况下,有很多办法可以做到这一点。比如……一门名为咫尺天涯的顶级神通。」

方元猷愁眉不展:「若真的天涯于他为咫尺,那此方界域的几座海巢,咱们恐怕一座也难拿下。」

鳌黄钟虽然个体战力不及侯爷,荷载三千甲士的飞云楼船,或也能成为战场上横冲直撞的利器。

然而在随时可以驰援各个海巢的情况下,凭借防守方的巨大优势,鳌黄钟也根本不必担心会被攻破巢防。

若是久持下去,大军出征在外,久伐无功,恐生祸端。

以方元猷想来,在鳌黄钟出现后,丁卯界域的战局,的确是难有进展!

如匡惠平、游玉新等,也是长期参与迷界战争的将领,对于此等局势皆是无计可施,有劝返之意。

但姜望只是下令大***向,去往下一座海巢。

这时候他收拢军心、威服三军的好处便已显见。

接连攻伐两座海巢无功将士们虽显疲态,却无怠意,而是抓紧时间在战船上调养休息,服丹用石。

姜望负手立在船头,迎风展衣,从容自在。心中则是已经陷入战局的推演,苦苦求解。

所以说战争是一门这么复杂的学问。

大军出动不是你仗剑独游,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

已经行军至此,若这一战不能有所收获,且不论对威望的巨大打击,仅这些气血丹和道元石的消耗,就是一笔庞大的亏空。

亏空的次数多了,这片战区就不再是人族军队的支撑点之一,反而成为向内吸血的无底漩涡。

当然,以姜望现在的积累,他承担得起徒劳无功的后果。

以他的性格,即便真个造成巨大亏空,他也不会让部下士卒为自已的执拗付账,最后无非是自已去填补。

现在之所以不肯收兵,自然是因为……由名将鳌黄钟驻防的丁卯海族,并非无解!

已知丁卯区域一共有六座海巢。

已知丁卯第一海巢实力最强,且通过全力进攻,已经对该海巢的防守强度有所认知。

已知鳌黄钟能够通过某种方式,从一座海巢转移到另一座海巢。

已知鳌黄钟是名将,有足够的军略和力量,且非常谨慎地选择了乌龟式的战法,主打一个闭门不出。无论怎么示以弱点,都坚决不露头咬钩……

姜望心中盘旋着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知见,随口命令大军绕过第三海巢,杀奔第四海巢。

浮岛又或海巢的选址,并不是哪方高层一拍大腿就做决定。

它们通常是停在一方界域必然会产生迷晶的地方,这种地方又被人族朴素地称为「迷晶矿洞」。

一开始还有天运之窟一类的花俏名字,后来都被言简意骸的矿洞两字所取代。

迷界自身孕育迷晶的过程,好似禽鸟下蛋,总是一颗一颗地蹦出来。多少不定,速度不定。迷界的一切都是混乱的,就连迷晶的诞生,也没有规律可言。

关于迷晶矿洞,唯一确定的是矿洞的位置。

已知丁卯界域的野外,现在完全是人族的自留地,具备超凡修为斥侯四处横飞,根本没有对手。也就是说,丁卯海族在海巢之外,相当于半个瞎子。

鳌黄钟之所以能第一时间得知姜望挥军的目标所在,并且及时完成支援,自然是因为各个海巢之间的传讯法阵。

所以这一次大军还未赶到第四海巢,先锋队就先将一座三丈高的黑色金属方碑抬到了海巢之外,就地放置,输送气血,嵌入足够的道元石,然后将之启动。

此乃大齐独有的军械「沉默碑」,由大匠公孙革所创制。

当然做不到像齐夏大战那样,齐军在阮泅的主导下,以星辰为阵,直接斩断传讯的规则,让任何形式任何强度的远距离传讯都不能实现。

但在一定范围的空间里,「沉默碑」对于文字和声音的远程传递,也能够及时地进行阻隔,使之「沉默」。

现在第四海巢里的海族,在海巢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