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航母之战(1/2)

刘玄武感觉到战争的危机,因为这一块地区已经不适合生活了,到处都是火光,类似火山口一样,大量的地底石油和一些很易燃气体不断的燃烧,让半个天空都是红的。

空中的飞机也不敢飞的太低,的高温和浓烟影响了飞机的性能。

刘玄武也感觉到了不能这么继续下去了,随后直接启用航母舰队准备进行航母的对决。

航母这东西是的确可以相当于底蕴的象征,在没有导航和还是靠着雷达的年代,这种东西类似核弹都有着震慑作用,启动航母编队就代表着一种超远距离的打击能力。

纵观航空母舰发展的整个历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初期改装的航空母舰被称为第一代航空母舰。1922年到1945年间建造的航空母舰已初具规模但还有很多不足,被人们称为第二代航空母舰。二战后建造的现代航母为第三代航空母舰。

第一代航空母舰

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ugeely)驾驶“柯蒂斯”双翼机从巡洋舰“伯明翰”号前部加装的长25.3米、宽7.3米的木质平台上实现了起飞。1911年1月18日,伊利驾驶飞机又在停泊状态的装甲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后部加装的平台上利用飞机尾钩钩住制动索着舰成功♀两次勇敢的实践证实了在舰上起降飞机的可能性,标志着航空母舰雏型的诞生。1912年5月2日,英国海军上尉格里高利在战列舰上起降飞机成功♀些成功的实践,促使了英国海军航空兵的诞生,一个新兵种开始在海军序列中出现。[2]

第一次从停泊的船只上起飞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艇的作战能力日益显露—了发挥飞机特有的侦察反潜能力,英国海军首先开始了航空母舰的改装研制工作←们首先将一艘运煤船改建成航空母舰,并命名为“皇家方舟”号′然从表面看,“皇家方舟”号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航空母舰,但严格地说,它其实是“水上飞机母舰”∩于当时陆上飞机在舰上起降,握性较大,因此,“皇家方舟”号搭载的是能在水面起降的水上飞机,由母舰上的起重吊杆将飞机吊到水面然后起飞,飞机在水面降落后将其回收到甲板上↓是因为水上飞机不直接在舰上起降,所以最初的航空母舰上的甲板很小。舰载水上飞机的起降方式不但麻烦、费时,而且难免会碰坏飞机※以在使用上述方法的同时,人们开始探索让飞机直接从军舰上起飞和降落∏时飞机基本上全是双翼机,重量轻,飞机的起降滑跑距离短,这就为飞机在军舰甲板上直接起降提供了可能。[2]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国海军将一艘大型巡洋舰“暴怒”号的前、后甲板上的主炮塔拆除,铺上木制的飞行跑道,以甲板中部的上层建筑为界,舰首的跑道供飞机起飞,舰尾的跑道供飞机降落。“暴怒”号因此成为最早出现的由军舰改装而成的、具有飞机起降功能的航空母舰。[2]

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

1918年9月,英国海军将正在建造的一艘客轮改装成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改装中,“百眼巨人”号原有的烟囱全部被拆除,改装成从主甲板下面通向碗尾的水平排烟道∩于整个飞行甲板非辰坦、空旷,几乎看不到任何上层建筑,因此这种全新慕的航空母舰,又被称为平原型航母。[2]

美国于1922年成功地把一艘运煤船改装成了美国海军的第一艘肮空母舰—“兰利”号‰“百眼巨人”号一样,它也是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舰体的最上方是宽阔平坦的全通式飞行甲板←个军舰的上部用支架撑起一个飞行平面,就像一辆“带篷马车”一样√囱被放倒,桅杆被拆除,指挥塔被布置在全通甲板电下面。

从“百眼巨人”到“兰利”号,英美两国海军经过长期探索和反复试验,终于相继改装出了第一代航空母舰,这在世界航空母舰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里程碑。[2]

第二代航空母舰

经过多年探索,特别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航的检验,一些大国海军在航空母舰的设计、建造和使用要求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未来航空母舰的慕,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时也是为了弥补第一代航空母舰许多先天不足,于是开始着手设计、建造新一代航空母舰。第二代航空母舰由于从一开始就是为了适应搭载作战飞机的需要而专门设计的,因此被称为是具有“纯正血统”的航空母舰。[2]

1922年12月,日本帝国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诞生了,它不是改装的,而是开始就按航空母舰设计建造的,因此它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凤翔”号一改第一代航母的平原型结构,采用了岛式上层建筑』个小型的塔式舰桥被设置在飞行甲板的右舷,共上面带有三角舰桅≮岛式建筑的后面,有三个可同时向外侧放的烟囱。1923年,经过试航后,日本人认为该舰的飞行甲板比较狭窄,岛式上层建筑在舰载机起降时非常碍事,遂决定拆掉岛式上层建筑♀样,第一艘“纯正血统”的航母“凤翔”号又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