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初起试探天命(1/2)
清晨,阳光明媚,微风吹起河船的布帘,路上面露微笑的百姓人来人往,好一片盛世安宁之象。>
周正眼光看向三楼听雨轩的方向,只见朱瞻基一身青衣素袍,腰带美玉,微风吹起额头的发丝,让人见了赞叹到好一位翩翩世家公子。>
周正看着这一幕,心中有些感慨,根据前世的记忆。>
朱瞻基英年早逝,大明国运由盛转衰在他的儿子手中发生,让后世无数人感叹不已。>
朱瞻基和他父亲能多活十年,大明的国运都能多延绵百年。>
朱高炽短短登基十个月就得来了仁宗的称号,可见其能力和天下臣民对其敬意。>
“看来要为汉族做点什么了,不能白来一趟。”周正看着眼前的朱瞻基心中默默的想到。>
不一会一个女扮男装的人走进了听雨轩,看到这一幕暗道这应该就是女主了。>
见正主已到,知道不一会两人就会跳到船上,随即走到船厢内悠闲喝起茶来。>
咚咚两声两人在船上摇晃几次,周正定眼一看,正是朱瞻基和孙若微二人。>
“吹打起来,给太孙助助兴!”周正微笑的向周边几个乐师说着。>
只见听雨轩大门口涌出两拨人马,一方是锦衣卫,另一方明显就是反贼。>
“天淡云闲!”乐师清唱起来,小船慢慢向远处游去。>
“侯爷真巧,你也在啊!”朱瞻基尴尬的拉着孙若微胳膊进了船厢中。>
“不巧,特意等你的。”周正轻笑的说完,看向听雨轩门口的两拨人。>
两拨人见朱瞻基和孙若微两个正主走了,相互对视就准备各自撤退。>
“唰!”周正的佩刀一闪而过,穿过反贼首领的胸膛。>
这一手只是一个信号,靠在岸边的游船中跳出十余身穿皮甲手持长刀战士冲向反贼人群。>
锦衣卫和反贼一时都懵了,锦衣卫心中暗幸不是冲着自己等人来的。>
“天淡云闲!”周正等人的游船迅速的远离而去。>
只见朱瞻基的目光中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反贼在皮甲战士手中如同蝼蚁,纷纷接不了一招便倒地不起,片刻皮甲战士朝一个方向而去,留下目瞪口呆的锦衣卫。>
“侯爷手下士卒真骁勇麻利,佩服!”>
朱瞻基面露微笑的拱手道。>
“哈哈,刚刚那些士卒都是神勇营出来的征战异族数十场,死人堆里出来,还对付不了这些喽喽,那就白活了!”>
“太孙啊!千金之子怎能犯险,反贼有时就在身边哦!”>
周正略有深意的说了一句,便看向身前刚泡了好茶,来了句:“来品品!”>
“好!侯爷有请,怎能不赏脸。”>
朱瞻基拉着不安的孙若微坐在一旁,品起了茶,两人都有意扯开话题,很快聊到别的方面去了。>
翌日,朱棣召唤武将进皇宫讨论北伐之事,武将皆兴致勃勃。>
一武将开口道:“一个人可以吃五百斤的牛,不过不是一天吃的。”>
“我们绝不可能和关外各部族全面开战,要利用他们的矛盾,各个击破。现在皇上想去惩戒鞑靼部,得先稳定其余部落。”>
就在这时太子朱高炽快步的来到大殿,微微喘气。>
朱棣侧头撇了太子一眼开口道:“你们都知道,太子是个抠砖缝的,我活着,你们吃点喝点招兵打仗撒着欢的干。”>
“等我没了,军装破了自己缝,你们才叫苦连天呢。赶紧的,给老子想个主意,一次性解决问题。”>
“我也想一百年不打仗多好,你们都回去抱孩子,多好啊!”>
众人哄堂一笑。>
一武将低声说道:“今年的冬装都没换!”>
话音刚落护卫将军樊忠就开口道:“今年龙王爷闹脾气,黄河两岸都被水冲了,太子爷调拨军备安置百姓,不换就不换吧!”>
周正见众武将闻之,纷纷点头,心中暗道朝中不只有文臣支持太子朱高炽,武将也有不少啊。>
怪不得朱棣死后,太子能迅速击败造反的汉王赵王。>
朱棣转过头微笑着对着太子开口道:“夸你呢!虽然冬装没换,让老百姓得点实惠的,挺好!”>
朱高炽闻之,弯头低头行礼道:“儿臣朱高炽觐见皇上。”>
“你来了正好,有事找你,各位将军好好在这给我想个主意解决关外问题,明日给我汇报!”>
朱棣带着太子走进了卧房,只留下众武将。>
“神勇侯,你拿个主意,关外异族这里你最有发言权!”>
护卫将军樊忠冲周正开口道,在战场上周正与其多次一同作战还被数次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