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初临大明风华世界(2/3)
可争议的第一勇将!>
神勇营在草原上征战,数千铁骑遇之不敢挡其锋芒。>
周正这几年的征战兵法谋略没有多少进步,却将勇之一字用到极致。>
非遇十倍之敌,否则遇之便猛追猛打,不死不休,挑选进神勇营的将士也都是悍不畏死一人!>
蒙古人称其为死神,蒙古战士遇之十不还一,死相还极为凄惨。>
朱元璋病重传来圣旨要见开国最后一位册封的侯爷周正一面,可惜周正刚准备动身便传来驾崩死讯。>
朱允炆随即登基,不想进入朝中争斗,上书朝廷新立,边疆不稳愿镇守边疆。>
朱允炆登基事情繁多,外加周边文臣建言武将跋扈等谗言,忘记了朱元璋交代重用周正收为亲信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允炆登基后便与文臣亲信齐泰、黄子澄等密议削藩。>
朱元璋晚年这些年,除了册封周正侯位外,功臣宿将被诛杀殆尽,北方军事均以诸王做主。>
其中燕王朱棣势大难图,从削藩自朱棣同母弟周王开始。>
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削夺,湘王自焚,余皆废为庶人。>
至此天下人心动荡,宗室与朝廷离心离德。>
接下来齐泰等人将燕使邓庸下狱审讯,得知燕王朱棣将举兵造反。>
于是发兵逮燕王府官属,并且秘密命令张信逮捕燕王朱棣。>
可是张信为燕王朱棣旧部,不但没执行命令还投降了燕王,把齐泰等人的计划告知。>
于是立马起兵占据北平城,然后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
燕王朱棣亲书一封邀请周正南下,称高官厚禄,金银财宝尽在侯爷手下!>
周正回书道:“高官厚禄,金银财宝当征战异族获赏,不忍手中沾同胞之血,王爷屯兵南京城,属下领神勇营前往助阵!结束同袍之争!”>
燕王朱棣见此也不在强求,毕竟周正的侯位是朱元璋封的,不是他封的,没有提拔之恩。>
能够不帮朝廷已是报答这些年的照顾之恩,要不然帮朝廷,以周正如今在边疆军中的威望,会带动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将士投靠朝廷。>
本来造反成功的机率就不大,在加上周正等人的背后骚扰,不用打就败了。暗中庆幸朱允炆不会行事,没听朱元璋遗言。>
想到此处,放下手中文书轻笑一声。>
战争一开始,因北方诸将大多是燕王朱棣旧部,降者甚多,结合诸王,从而有实力南下。>
到达中原征战受到激烈抵抗交战,时间流转,几年转眼而逝来到1402年6月南京城外,周正依言前来助阵。>
五百神勇铁骑营独立与大军外,人马皆披重甲,手持精钢长枪,背负强弓,脸带黑铁面罩露出淡泊无情的眼神。>
人马皆队列整齐,静默无声,眼睛不看皆以为不存在!>
将士各各修炼金身功已有五六年,已突破外炼一重,身高体壮气力数百斤,披重甲。>
虽只有五百人,众人却不敢忽视其战斗力!>
六月十三号这天周正率神勇营立在南京城外,看着南京城被攻陷,城内一片火海。>
周正随大军进入南京城入皇宫,听闻耳边将士追杀朱允炆亲信的喊杀声,率领神勇营进入皇宫,不参与追杀之事。>
进入皇宫之后,周围都是一片混乱,乱兵见周正率领的重甲铁骑一看就不是好惹的,纷纷避让!>
周正拦住一朱棣亲兵家将,问其所在之后,令众军下马前往。>
不一会来到家将所领之地,在门口处,便听闻朱棣沉声说道。>
“方先生!多多拜托你,拟一篇登基的诏文安天下人之心。”>
“金山银山,高官厚禄,就在先生笔下!”>
“不孝子朱棣!谋权篡位!”耳边响起轻脆愤怒声,没说完被打断的声音。>
周正给将士示意停下,自己跨步迈入宫门之中!>
耳边传来朱棣略微愤怒的声音:“你就不怕诛灭九族吗!”>
“你就是诛了我十族又如何!”方孝儒随即愤怒的回道。>
“皇上,请您容我为您老人家出了这口恶气!”说完就要杀了方孝儒。>
随即宽厚有些体胖的人出现在周正的眼前,正是燕王世子,今后的太子,皇帝。>
只见他焦急的跑到其二弟身旁喝斥道:“二弟你胡说什么,不要火上浇油!”>
然后又冲着朱棣跪着说道:“皇上,新朝刚刚成立,不能屠戮啊!”>
说完众人皆看向朱棣,不敢在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