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黑风弓(1/2)
只见面前这具巨大的弓具架子上,摆放著不下二十具颜色不同,质地不同,形状不一的弓箭。>
这些弓箭,有的通体漆黑,有的浑身紫红,有的弓身之上,缠绕著无数麻线,显得古拙而内敛,有的雕龙画凤,漆金坠玉,显得富丽而堂皇。>
顾谨言一眼便将那些雕龙画凤,富丽堂皇的给忽略过去。>
虽然它们在这弓架上最是显眼,但只要是真正练习过弓箭的人都知道,这些都不过是些样子货,银样蜡枪头。>
是供一些附庸风雅的富商,或者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买回去,挂在书房之中过过瘾的,根本没有实战的能力。>
一上战场,若落到大将手中,只怕一拉,箭矢还没飞出去,弓身先折断了。>
相反,那些朴实无华的的,反而精气内敛,更能吃力。>
这就好比,一根同样大小,形状的木头,一个保持原形,只是上满漆,一个却雕刻了很多花纹,布满全身,谁更容易折断,不言而喻。>
顾谨言目光,落到一具拓木长弓之上。>
这具拓木上弓,上涂银漆,上面没有多余的花纹,只在弓尾一角,有一个小小的银色印章,显示出造弓者的身份。>
顾谨言伸手,拿起此弓,轻轻一拉。>
弓弦发出轻轻一震,竟然根本没有拉动。>
顾谨言苦笑一声,知道这是一具强弓,只怕至少有三石以上,暂时根本不是他能拉得动的。>
弓箭强度,以石来区分。>
所谓石,是指把一把弓固定在墙上,然后往弓弦上悬挂重物,等弓弦完全被拉开时,弓弦所悬挂重物的重量,就是这把弓的弓力。>
如果完全拉开弓弦,需要的是六十斤的重物,此弓便名叫一石之弓。>
所以,一石,便是指六十斤。>
而三石,至少是一百八十斤。>
顾谨言暂时还没有这个力量。>
估计,那至少要成为秀才,可以动用文气,增强臂力之后,才能做到。>
普通儒生,除非天生勇武,臂力过人,否则基本都拉不动三石弓,青萍书院中学射的那些弓箭,基本都是一石弓而已。>
于是顾谨言放下此弓,重新搜寻了一会,拿出一把小一些,黑色的弓箭。>
这把弓身上,缠绕著十几圈麻绳,那是防止雨天手滑,同时增加磨擦力,使握弓者的手更稳定,更容易发挥。>
弓身之上,同样无花无纹,只在弓尾一端,刻著小小的‘黑风’两个小字。>
黑风弓!>
顾谨言伸手,轻轻一拉,略有吃力,但弓弦还是拉开了一个弧度。>
他渐渐加大力气,弓弦发出紧绷的声音,清脆有力。>
顾谨言估算了一下,全力出手,可以勉强拉动,但依旧无法满月,显然,这就是一具标准的一石弓,正合他们这些儒生所用。>
“好弓!”>
有些羡慕,但顾谨言知道自己肯定买不起,像这样一把好弓,动辄上百两银子,甚至几百两,上千两,这里众人,估计也只有张宝欢和郭兴扬勉强购买得起。>
将黑风弓向张宝欢和郭兴扬一指,顾谨言便不再试,而是四处走动,围观起其他人来。>
这聚星号中,可不止有青萍书院的学子,还有北海文院的。>
而能进北海文院的,都是通过了县考的儒生,实力明显比起青萍书院要强很多。>
忽然,顾谨言目光微微一凝。>
他目光落向店铺一角,那里有一名浑身黑色的年轻人,站在那里,手中持著一柄桑木制成的弓箭,轻轻抬手,便将那柄桑木弓拉成满月。>
而后,他更是从旁边的箭囊中,抽出一支羽箭,搭在箭弦之上,随著他身上清气一动,那箭尖之上,竟然慢慢多了一丝淡淡的乳白色灵光。>
“这是,文气!”>
“可以调动文海中的文气附著于箭身,这名黑衣年轻人,竟然是一名秀才!”>
顾谨言暗暗讶异。>
要知道,他见过北海文院去年的县案首李青狐,对方也不过是儒生而已,还没有成为秀才。>
而这名黑衣年轻人,看起来身上并没有穿北海文院的专有服饰,也不像是青萍书院的人,却拥有著至少秀才的身份。>
“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顾谨言心生好奇,如此年轻的秀才,若是北海的本地人,必定大大有名,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听说过。>
不过,顾谨言也知道,自己识人不多,而有些儒生,成为秀才后,并不会大肆宣扬,而是依旧在书院或文院中隐居著,潜心学问,并不求名。>
这样,自己也就无缘听到他们的大名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