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赴死(2/4)



回朝之后,是主战还是主和,对秦桧来说很简单。

但是,金朝军队对于江南行在的压力,必须要存在。

没了压力,朝野上下就该互相倾轧了。

如果康王行在开始了文臣之间的倾轧,那还有他的执政之位?

“若兀术无碍,孛堇太一过江也一样无碍。

若兀术已经战败,那此次过江,很有可能就是大败之局。

即便是赴死,孛堇太一也不得不去,宗翰在后面盯着呢!

你也无须担忧,无论兀术胜败,金国以后不会小看那个康王了。

你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就好。”

将心中的苦闷说了一点,完颜昌挥手让秦桧出了帅帐。

望着江南方向,想着孛堇太一的前途,他也只能无奈喟叹。

秦桧这边在真州领了金银财货,也没有直接渡过大江。

而是在金军的保护之下,带着财货奔镇江而去。

建康的文武,显然是主战的,能困住四太子金兀术,也不是无能之辈。

自己的来路不明,说不得碰上鹰隼一般的文臣武将,就会直接被杀。

与其在建康附近冒险,不如直接奔康王行在来的安然。

秦桧刚走,董平的渡江大军,也在韩世忠的帮衬之下到了真州地界。

对于攻取真州,董平有些无所谓,只要人马足够,在他看来,没什么城池是攻不下来的。

虽说手下的人马,被岳飞跟李成筛过,但之前都是各处的乱匪。

一批不畏生死之流,又有什么城池是攻不下来的?

秦桧想要远赴温州行在,董平想要旦夕攻破真州。

千里送女的赵鼎已在海上,韩世忠的黄金也送到了建康府城。

一支十几人的文人小队,也在温州登上了远赴建康的海船,这是赵鼎联系的太学生们。

而杨博此时,正在无门无窗的建康府府衙之中发呆。

没有工业化做依仗的实务,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

规划建康城池,需要的砖瓦,只能自己制造,窑工瓦工需要自流民之中挑选。

保证粮食产量的农业,如今也正值育秧的季节。

如何育秧,如何选种,杨博一点也不清楚。

他只是大概知道一些如何选择杂交水稻,但这些办法虽好,栽不出稻子,也是没鸟用的。

粮食是重中之重,没有粮食产量的保证,根基肯定是不稳的。

还有就是修建府城所需要的木料,到哪采伐如何运输,也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许许多多的问题,别说是参与了,就是想想都令人头大。

“艹,狗官一样不好做!”

按了一下眉心,爆粗口发了一下感慨,杨博也不急着办事,继续坐在大堂上发呆。

他要等金六郎过来,如今那老小子比自己忙的多。

莫府山那边的需要的粮草,需要转运到建康府的财货。

以及流民、义军的安置,如今都是金六郎在抓总。

这位混迹于市井的相扑社首,在庶务上倒是一把好手。

从汴梁到建康,一路行来,金六郎这边从没出过大的纰漏,这也是超出杨博预计的。

这次找金六郎过来,杨博主要是为了工种的划分。

农户、窑工、伐木工、木匠、泥瓦匠,如今都是紧缺的职业。

流民之中算是百业俱全的,在行军途中,就有过划分。

如今需要更细化一些,而且需要短时间之内,形成该有的战斗力。

这事儿目前也只能委托给金六郎来办了。

杨博在府衙大堂,等来的不仅是金六郎,岳爷也跟着来了。

看岳爷表情,应该是挞懒的援兵来了。

“太尉,挞懒所部孛堇太一开始渡江了。

此次渡江,金贼全为轻兵精骑,已在江边扎下了阵脚。

看前军态势,当为搜索宗弼残部的人马。”

岳飞此来建康府衙,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他跟李成的部队,如今九成以上都是新招纳的流民、乱匪、义军。

战斗力比普通百姓强点有限,想要成军,至少要操练一月以上。

在岳飞看来,半年左右的训练对新军而言还是必要的。

如果孛堇太一所部是重甲骑兵,双方都有机动力不足的劣势,还是可以一战的。

可如今孛堇太一所部全部都是精锐的轻骑,步军面对,就有些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