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黄天荡(二)(2/4)
又有气吞如虎者,善变不过杨少安。
李易安的心绪,被杨少安牢牢的抓在了手里。
“善于撩人心弦者,不过杨少安。”
气哼哼给了小杨夫子评价。
李易安开始琢磨起刚刚那半阙。
杨少安促狭讨厌,但诗词确实无双。
几句就写尽了少年欢愉,也写尽了她的别离之苦。
词人爱词,想及下半阙,心里不由得有些愤愤然。
调笑一下名人,只是消遣的手段,杨博这里也是有正事儿的。
“李娘子,再给行在写一份劄子。
就言说张浚练兵可以,掌兵不成。
张浚此人虽有枢密院的经历。
但文人一个,做不得帅才。
此时西北的陕州,正是跟完颜娄室西路军决战的好时机。
让行在警告张浚,莫要学着古人约战,金贼狡诈。
大军作战,麾下兵将良莠不齐。
一旦溃一部,一部就能溃一军,必然导致满盘皆输。”
劄子,就是杨博所谓的上书。
说是折子、奏疏也可以。
官方的叫法就是劄子。
这还是李娘子给科普的。
写劄子的规制,知府夫人也是轻车熟路。
对于陕州的金贼西路军,杨博没什么坏心思。
对于宋军,虽说革弊要打破重来。
但富平一战损兵十余万,也是西军的惨事。
后续导致西军将领们被西夏掘了祖坟,更惨!
对于友军,该拉一把还是要拉一把的。
小朝廷不听,张枢相不理会。
兵败之后,也会彰显杨夫子知兵的本事。
“杨夫子,如此指责朝廷的执政,有所不妥。
张浚枢相之尊,怕是会恶了小夫子。”
压下心中的羞涩与愤然,谈及正事。
李娘子还是拎得清利弊得失的。
“他一幸进的酸儒,安敢不知羞耻的随意指挥大军?
原话写在劄子里。
问问这酸儒。
三十六计可能倒背?
三国志可精研过?
神宗朝的武经七书可看过?
虎钤经可读过?”
张浚是个官场的投机者,为了搏名,自然忽略了其他。
张浚想要借战事搏名邀宠,就是导致西军凋零的罪魁祸首。
杨博看不上他,也是很正常的。
陕州,包括西北一路,易攻难守,小朝廷很难保住。
如果没有富平一败,或许可以有保住的机会。
以后镇守川中的吴家将门,如今就在张浚治下。
如果张浚能知人善任,西北还能经营。
西军在兵力上是占优的。
阵战,完颜娄室不是对手。
如果能借机大败完颜娄室。
这边再弄掉宗弼,那就把金朝整个拉进了战争泥潭。
后面的战争就不是部落劫掠战了,而是正经的国战。
国战需要粮饷,也需要人力、财力的总动员。
金朝在经济上,可没小朝廷的手段,拖垮只是时间问题。
“杨夫子,只是责问,恐被人说是言之无物。”
杨夫子如此硬怼朝廷的执政。
李易安很佩服,思索了一下,也提出了建议。
“先送酸儒一首诗,杨夫子有些气不顺。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劄子里就以酸儒称呼他,按我原话来,不然气势不足。”
剽了陆夫子的读书示子,杨夫子心里顺畅了一些。
略一思索西北的战事史料。
唯有山地战,可保西军不失。
“李娘子,下面说的你润色一下。
西北多山地,与金贼骑兵之战,当以山地战为主。
战胜不追,战败不退。
忠州刺史吴玠、吴璘兄弟擅于山地作战,可大用。
以骑军诱敌,以步军杀贼。
积小胜为大胜,蚕食完颜娄室的西路军。
有奇险之地,一定要埋伏金贼。
打的他们不敢轻易出城,就是酸儒张浚的本事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锤:以涅槃之名
搞化学的不能惹
我在漫威当魔王
诸天万界小酒馆
我系统的画风不太对
冷宫皇后(完)
斗破之狮王争霸
全能大歌王
大楼通古今,极品亲戚跪求别分家
我靠玄学给大佬续命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