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真是给自自己找事(1/3)
(s:还是二合一)>
“郑公公,陛下这时候叫我到底是何事?”>
郑和摇了摇头,笑道:“陛下不让说,去了以后你就该知道了。”>
“好和坏你得说一下吧,总得交个底不是?”>
顾言见郑和笑眯眯地摇头不语,心里有了谱,应该不是什么大事。>
安心后,开始由春花伺候着洗簌,面圣是需要打扮的,这个是洪武爷定下的规矩,顾言觉得也挺好,自己这一身酒味不洗簌一下去了百分之百没有好印象。>
“郑公公祖上哪里人?”>
“祖上云南昆阳州人!”>
顾言拿毛巾搓脸:“听王彦说你在郑村坝之战三进三出勇武异常,陛下赐姓为郑?”>
郑和点了点头,他发现安侯对进宫一点都不着急,他好像对自己很有兴趣,从见面到现在问题一直不断,哪怕自己不说话,安侯也总能找到话题打开话匣子,联想到宫里的传言,他觉得有些浑身发冷。>
原来的殿前总管杨小乐,那么有能力有手腕的人现在不也变得老老实实的?>
听说现在记账,熬得眼睛通红也不敢多休息,生怕搞砸了落到的安侯手里。>
顾言有些迷茫,他总感觉郑和有些过于拘谨,不过话说回来,郑和是真的魁梧,目测最他身高最低也能有一米八五,而且顾言还发现他的双手指关节处有一层厚厚的老茧,虎口处也有很多条状的伤痕。>
“郑公公会武艺?”>
郑和点了点头:“在安侯面前不敢言勇,小的跟着陛下那会儿,手里也见过血,也砍下过不少賊首。”>
得!>
这家伙要是没有两把刷子,顾言打死也不信,怪不得能下大西洋呢,这体格子,这武力值,换做一般人哪能抗得住七次远航?>
顾言总算出发,郑和松了口气,刚才看着顾言去拿马槊,他以为顾言要和他比试一下,把他吓了一跳,他哪里知道是顾言被上一次的老和尚搞怕了,现在出门要么拿斩马刀,要么拿马槊。>
“安侯要拿着马槊进宫?”>
“不可以吗?”>
郑和吸了口凉气:“不可以。”>
“宫里可以找人比试么?”>
“正常演武是常有之事,只要不伤及性命双方同意即可。”>
“好,那我放到长篇那里,一会和陛下说完我就去找那个老小子,上次都说了看剑看剑,他偏偏不看,还用绳子捆我,这次好不容易进宫我非得找他比划比划。”>
郑和听着顾言孩子气的话莞尔的同时不免又为长篇心疼,惹谁不好惹一个记仇的,这真是一笔糊涂账。>
进宫之前顾言是耀武扬威,进了宫门以后就蔫了。>
众护卫低下头,几个太监也转过身,场面有些不好看。>
大帝从顾言就入宫门后就开始揪着顾言的耳朵一路前行,边走边骂:“腰里揣着一个死耗子还真当自己是打猎的,上一次带剑绑了你,不长教训就算了,这一次还带着马槊进宫。>
长篇好歹也是功勋之后,不知者无罪,你咋这么小心眼……”>
“疼疼疼……头发,你揪耳朵揪着我头发了……哎哟哎呦,慢点,慢点……头发....”>
“这时候知道喊疼了,进宫的时候咋不多想想呢?”>
这场面不说破天荒,那也是极其罕见的,本着为长者隐的意思,护卫低下头,太监转过身,眼角的余光却在偷偷地看,听着安侯的大呼小叫,众人莞尔。>
到了武英殿,顾言就看到一个很好看的女人,具体有多好看顾言无法形容,如果非要有一个具体的描述,那就是气质,你说不出来她哪里多好看,但她所有的一切都和你心中想的那种感觉刚刚好。>
不用猜也知道是谁,顾言赶紧跪倒在地:“学生顾言拜见师母。”>
看到徐皇后顾言就想朱高炽酒后跟自己讲的事儿,大帝和徐皇后虽然也是指婚,却不是先结婚后恋爱,在没有结婚之前,大帝和徐皇后都认识,而且相处了三年,说是青梅竹马一点也不为过。>
而且徐皇后十二岁开始的时候都在大帝身边,这两人关系得多硬,从小玩到大。>
大帝冷哼一声:“你现在是臣子,得叫皇后。”>
顾言笑了笑:“叫师母亲,叫皇后生分,再说我是您的弟子,第一次见面要是就叫皇后,别人知道定会说我不尊师重道。>
这不是等人被人戳脊梁骨么?”>
“你的这张嘴啊……”朱棣忍不住笑出声来:“郑和,你拿三个垫子来,今天我们要奏对。”>
徐皇后笑着把顾言扶了起来:“一直听四郎和炽儿念叨,都夸你文采斐然,能文能武,今日一见果然不差,今日见面匆忙,没有准备,日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