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汉中大战,姜维回援!(二)(2/3)
,将物资全部转移到了固山等地,并修缮寨楼!>
可出乎杨飞龙的意料,茂搜竟是在半月时间内就完成了大半工作!>
他很是惊讶,茂搜年纪轻轻,经验却是和老手一般。>
当问起此事时,茂搜眼中突然泛起崇拜的目光说道>
“和北地王的智慧一比,这些都是小道!”>
看来茂搜跟着北地王数月,学到了很多东西!>
自此之后杨飞龙便将茂搜作为自己的左右手,一有情况便找他商议。>
“如今前线情况已经明朗,魏将田章将兵五千,不过占据河池后丝毫未见动作,应是在等待命令”>
“我等接下来应该如何行事?”>
按照茂搜的想法自然是在固山这边盯着,若是魏军敢下阳安关,便在此拦截!>
可是部中却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我等为何要为蜀人卖命?”>
“据说此次魏国有二十万大军,分数路攻蜀,我部虽然数万人,可战士也才三千人,如何能抵挡如此大军!”>
茂搜刚想反驳,却见同意的声音此起彼伏。>
“不错!”>
“对极,我等为何要以卵击石!”>
“最好的办法就是按兵不动!”>
茂搜心中暗道不好,果然一抬头便看到了杨飞龙点头的动作。>
“大帅,我认为...”>
然而还未等茂搜说完,杨飞龙便打断了他>
“诸位所言有理,此事便如此吧,我等在固山观望,若是蜀人大势未尽,便出兵协防!”>
待得诸人走后,杨飞龙叫住了闷闷不乐的茂搜,问道>
“茂搜可知我为何不同意你的建议吗?”>
茂搜有些气愤的说道>
“舅父定是胆小,惧怕魏人!”>
杨飞龙听后大笑的说道>
“茂搜太过小看我矣!”>
“我虽是一直未有采纳茂搜的意见,可从头到尾我都是同意你的意见的!”>
茂搜听后大奇的问道>
“可为何...”>
“那是因为部中人心不齐!”>
“若是祖父未死,我定可获得族中的话语权,只需在河池大败魏人一次,我这酋帅身份便可坐实!”>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祖父不幸逝世,族内议论纷纷,我部直系战士也不过数百人,如何守得住河池?”>
说到底还是因为杨飞龙是杨千万的孙子,资历和威望都不太够,且杨千万死的不是时候,杨飞龙没有时间消化其他部众。>
要是杨飞龙坚守河池,一战将嫡系打没了,搞不好首领的位置都要易主!>
茂搜听明白了其中的道道,这才开始放下了对杨飞龙的成见。>
“舅父,如今这副局面,只有等北地王出兵了!”>
“恩,我已经书信告知北地王此间详情,想必他不日便会北上阳安关!”>
...>
回到诸葛绪这边,他虽然占据了建威围,却不知在建威围的暗处亦是有一群人在讨论。>
“情况如何?”>
“这部魏军主帅是诸葛绪,已经有两部偏师出发了,一部由田章带领前往河池,一部由诸葛冲带领前往武街!”>
“行,我知道了!”>
这条信息很快便传到了来忠处,这来老将思虑了片刻便做出了决定>
“隐蔽身形,放诸葛冲通行!”>
却说诸葛冲被任命位先锋,领着五千兵马,从建威围出发一路而下。>
在经过沿路的山谷时,诸葛冲看着高耸的悬崖不停的感叹。>
“若我是敌军,便埋伏于此,布满枯木,撒上松油,顷刻便可将数千人的部队消灭于此!”>
诸葛冲的部下听后赶紧说道>
“将军,我等已经查探过,周围并无埋伏!”>
好在诸葛冲也只是感叹一下,发发牢骚便走了,他不知道的是在悬崖两侧的某处,竟是真的堆满了干柴!>
等到诸葛冲安全通过,便立刻来到了武卫围附近,在查探之前诸葛冲特意和部下强调。>
“此地亦是姜维设立的诸围之一,若我所料不差,应是有兵两千!”>
部下得令,立刻前去查探,可等他们回来后,诸葛冲却听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
“什么,你说武卫围的守军全部撤离了?”>
“怎么可能?难道他们全部向桥头撤离了?”>
诸葛冲心中疑惑,却不敢随意做决定,于是赶紧派遣斥候北上通知诸葛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