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章 调兵遣将,对北平形成围困之势(1/2)

凌剑看着他回去的样子,不由暗中笑了笑。

接着,他凝眸看向群臣,缓缓的道;“长兴候耿炳文、武定侯郭英、盛庸、瞿能何在?”

四人齐步出列,抱拳道;“臣在!”

随着他们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群臣微微有些侧目。

耿炳文和郭英虽已老迈,但精神矍铄,有一副好汉不减当年勇之感。

盛庸和瞿能正当壮年,威武雄壮、英气勃发,则有一副舍我其谁的雄风。

凌剑微笑着看着他们四人,不禁赞道;“好!”

“咱们大明的将军就需要这种霸气!”

“不亏是带兵多年的将军!”

耿炳文长声大笑,接着抱拳道;“陛下缪赞了!”

凌剑连忙摆摆手,笑道;“朕真不是缪赞,朕真是为你们、为大明有这样的将军而感到高兴!”

接着,话风一转,幽幽的道;“朕现在派你们带兵前往边关,去替朕看住那些藩王,省得他们乱动心思!”

“盛庸和瞿能朕倒不操心,就是你和郭侯爷年纪已经偏大,路途又遥远,这才正是朕担心的地方!”

群臣们闻言,又是议论纷纷。

文臣们长出了一口粗气,连日担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原来陛下又是粮草,又是排兵布阵的,只是为了让那些藩王老老实实的待在他们的封地里,不要让他们动什么歪心思。

否则大军压境,看谁好受?

反观年轻的武将们则是一脸愁容。

他们看到了打仗的机会,想着自己也像祖父辈们一样,可以横刀立马,驰骋沙场,扬名立万。

在战场上厮杀一番,好歹也挣一份军功出来,也好在祭祀祖先之时拿出来告慰祖先的亡灵。

唉,一切都皆成为泡影了。

且不说群臣们的心理活动,但见耿炳文哈哈大笑,“陛下!”

“臣虽老迈,但犹能舞得动大刀,杀得了鞑靼!”

“如若陛下不信,臣今日便到校场,耍一番给陛下和各位大臣们看看如何?”

郭英也笑道;“老耿头,你一个人耍起来有什么意思呀?”

“算咱一个!”

“好!好!”耿炳文看着郭英,开怀大笑起来。

耿炳文的笑声渲染了群臣,不过他们没太放肆,只是微微轻笑。

等朝堂上的笑声停歇,凌剑面带微笑的站了起来,走到御阶旁,朗声道;“耿炳文、郭英、盛庸、瞿能听旨!”

四人齐齐跪下,高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朕命郭英亲率大军十五万,前往大同,节制陕西、山西各卫所的兵马,监视各路藩王!”

“臣遵旨!”

“朕命瞿能、盛庸亲率大军十五万,前往山海关!”

“命瞿能为主帅,盛庸为副帅,节制辽东一带的卫所,并监视各路藩王!”

“臣等遵旨!”

“朕命耿炳文亲率大军十五万,前往真定一带防御,并监视燕王!”

“臣遵旨!”

听着凌剑这一系列的举动,群臣们这才回过味来,这是陛下想要围困燕王殿下呀。

难怪陛下前期做了那么多的准备,主要是就是为了对付燕王?

和燕王关系比较好的大臣们心中打鼓,一定要想办法撇清自己和燕王的关系,否则等陛下反过味来,自己只怕性命难保?

而一贯看不惯燕王做派的大臣们则暗中窃喜,燕王啊燕王,想不到你也有这一天?

群臣们心思复杂,而凌剑并不知晓他们的心理活动。

他继续叮嘱他们,“各位将军,你们此次前去不可轻举妄动,要以震慑为主!”

“若他们有异常的情况,可迅速遣派心腹之人回京,奏报于朕,并整军待战!”

“形成对他或他们的威压之势,让他们不敢心存侥幸!”

四人面色肃穆,齐齐抱拳高声道;“臣等明白!”

凌剑笑笑,“各位请起!”

“你们此去,不一定能打起仗,但总要防患于未然!”

“别的话朕就不说了,想必你们比朕都明白!”

说着,又是微微一笑,“等你们出行的那天,朕亲自上城楼上相送。”

四人爬起身,抱拳道;“臣等遵从陛下的教诲,绝不负陛下的期望!”

凌剑笑笑,摆摆手,四人抱拳退回到原位。

…………

下玄月在夜幕下发出黯淡的微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