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主公,您想家吗?(1/2)
随着投石车和弓箭手的就位,无数信息飞入寿春城内。>
投放完内诫令,大家都在等着郭誉的反应。>
可是郭誉却是回头看向曹操:>
“主公,您想家吗?”>
什么?想家?>
你一个大老爷们,出征在外,问我想不想家?>
就是想家我也不告诉你啊!>
再说了,这大敌当前,攻城在望,咱说点振奋士气的东西不好吗?为啥说想家?赶紧打完回去?>
曹操还没摸清楚他想说什么,郭嘉便接过话茬,又来一句:“要不,今夜我们一起放灯吧!”>
“放什么?”>
“放灯,和战士们一起想想家!”>
放灯?>
放灯,不都是放河灯吗?>
这里哪有河水?你能放到哪里去?>
夏侯惇直接问出来:“奉孝,这放灯,你是不是又有什么新想法?”>
“嘿嘿,放灯就是放灯!”郭誉笑道:“要过年了,放个灯浪漫一把!”>
啥叫浪漫?>
众人摸不着头脑。>
郭誉却是已经下了瞭望台,径直朝着自己军营走去。>
经过刘备身边,他更是眼角风都不给一个,更别提跟他说话了。>
刘备心中更是郁闷。>
这奉义说的内诫令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晚上还放什么灯?>
不是刚投完粮吗?怎么现在又说有九成把握拿下寿春了呢?>
他真是满肚子郁闷满肚子牢骚,却又无从说出口!>
入夜,北风卷地白草折,雨雪纷纷连大漠。>
白龙铁骑已经赶制了几千个飞天灯。>
北风一起,将士们在天灯中间点燃了烛火。>
随着将士们慢慢地放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郭誉口中的天灯,竟然摇摇晃晃地朝着天空中飞去。>
天灯!这就是天灯!>
一盏盏天灯犹如漫天星子,看得将士们目瞪口呆。>
就连曹操看了,也是啧啧称奇:>
“奉义真是多智!竟然能想出如此妙物!”>
将士们看着,也是议论纷纷:>
“我现在点燃此灯,它也能飞上天吗?”>
“这是为啥啊?莫不是郭军师的妖法?”>
“呸呸呸!郭军师这是仙术!”>
“这也太神奇了!”>
……>
在大家的啧啧称奇中,天灯乘风而起,紧跟着是飞矢绳索。>
天灯之上,是将士们抄录好的内诫令一类。>
天灯的外侧,全是曹老太爷内诫家人,不得铺张浪费的事情,以及内诫令实施的情况。>
以及曹氏一族中触犯此令得到的惩罚。>
还有曹操和将士们同甘共苦的言论事例。>
一盏盏,一句句,一条条,一件件。>
看得人百感交集。>
“奉义多智,近乎妖。”>
在满天的天灯之下,刘备也不由得发出由衷的感叹。>
他兢兢业业,上下摸索,求的不就是这样一位智者相助吗?>
要是这郭誉能为我所用,多好……>
若不是自己一念之差,怎么会痛失良才!>
“可叹!可惜啊!”>
“这漫天灯光,灿烂无比,却不能为我所有!”>
……>
与此同时,对面的寿春城也闪亮起火光。>
“走水了!走水了!”>
“快救火啊!”>
“走水了!”>
雪天本来就天干物燥,外城的茅草屋一点就着,加上之前又被扔进来不少草料粮食,在这雪天,更加草料飞舞,极为易燃。>
随着明火射入,外城火势迅速蔓延,连城一片火海。>
百姓们无处可逃,纷纷朝着内城躲避。>
一抬头看到天上的天灯,也有坠落下来的,都是满满的内诫令,以及曹氏一族勤俭持家与民同甘苦的事迹。>
在强烈的对比之下,百姓们的心思迅速被触动。>
“衣物穿了二十年,打了数十个补丁!”>
“美酒美食都是和将士还有百姓共享!”>
“还真有这样的人?”>
“这位曹老太爷可是位极三公,曹公如今也是兖州牧,徐州牧!肯定不是骗我们的!没有必要!”>
“他们这样的位置都如此节俭,反观我们这位仲家天子!呵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