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70章孤喜好梦中杀人,还是待在军营中(1/2)

这意味着朱允熥决定在此期间,审核山西账簿情况。

简单说。

这是接纳了景川侯曹震的建议。

准备彻查山西的各项记录。

“太……”

东郭荣被一连串事件,弄得有些懵,刚张嘴想要开口,身旁的马勇军却适时地挥了挥双臂。

手臂看似无心触到了东郭荣,恰巧阻止了即将出口的话语。

随即马勇军双手一拱。

“微臣遵命。”

东郭荣这才恍然大悟,脸上闪过一丝不安,同样抱拳答道:“臣遵命,若能有北巡户部同仁相助,筹备粮草一事,必定更加得心应手。”

太孙的指示,是要北巡户部人员,协助太原各仓库盘点清算,以备大军所需的11000石粮草。

而非明确表示要审查山西衙门的账目。

这番措辞让人难以反驳,也难以寻找纰漏,山西方面如何能够反对?

倘若真的拒绝了,岂不等于自行承认其财政存在问题?

而账目的混乱,是否意味着地方治理也有缺陷?

很明显,太孙跟朝廷,已经对山西产生了猜忌。

东郭荣的心中顿觉沉甸甸的。

如果一切相安无事的话。

太孙今天刚抵达太原,就不会出现这样多变故了。

他低下头来,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曹震。

对于这位的性格,他算是略知一二。

能担任布政使,除了要熟悉一方之地之外,更要对朝廷局势洞若观火,更何况出自淮右系且被视为朱元璋近臣之一的曹震。

虽然表面上粗犷豪放,但绝大多数武官,其实内心自有定见。

朱允熥眼神深邃,静静观察着眼前的山西道官员们。

这就是一场明里暗里的较量。

不远处小土坡上。

萧涵有些困惑地低语道:“怎么半天过去了,他们还不散?”

即便听不清谈话声,也看不清表情细节。

可朱允炆脸上却洋溢着难掩的激动。

那些官员停留的时间越久,就越证明这场无形对抗,多么紧张刺激。

他压低嗓音说了一句:“再等等看吧,估计还得一会儿才能结束。说不定今夜会有人失眠咯。”

萧涵抬起头,侧着颈项依偎在朱允炆肩上,眼波流转地望着他,疑惑道:“谁失眠?”

朱允炆脸上的笑意更加明媚,笑道:“自然是那些心怀叵测,却最终无计可施的人彻夜难眠。”

萧涵皱起了眉头。

在她眼里,朱允炆是世上最优秀的人。

有时候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单个词都能听懂,但合在一起就一头雾水了。

萧涵垂下头,眉头紧锁,轻轻叹了口气。

朱允炆低下头,凝视着半倚在他怀中的萧涵,“别着急,我告诉你吧。我想,允熥应该会带着兵马在北城扎营。他会派人入城联络,但他自己是不会进入太原的。”

“北城?”

萧涵的眼神顿时亮了起来,随即又蹙起了眉头,“那岂不是离我们家很近?”

朱允炆不由一怔,开始回忆起最近几天与萧涵相处的情景,仔细检查是否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直到确认这一切没被萧涵发现,朱允炆才暗暗松了口气。

也许只是巧合吧。

他在心中默念了一遍,然后继续说:“晋王叔马上要庆祝生日,允熥在北城外扎营,可能是为了方便前往晋王府拜访。”

为什么晋王会出现在朱允熥的北巡队伍中?

他又是什么时候离开太原的?

看到朱允熥身后的朱棡,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

东郭荣等人心中不禁泛起了疑云,他们怎么也想不通朱棡这样做的目的。

他加入朱允熥的北巡队伍后,是否有与朱允熥商议过什么?

这让他们十分好奇。

这时,包明达从旁边走过来,躬身行礼说道:“太孙,各位大人,眼下是否可以进城了?太孙赶了这么远的路来到太原,请尽早安顿休息吧。”

这才是今日首要任务。

不管北巡队伍如何查核山西的账目,必须做的事情终归要做。

首要的是将朱允熥安全地带进太原城。

等他进城后,曹震率领的两卫兵力便只可守于城外,届时城里这些人还能翻出多大浪?

钟辰也赶紧接话:“山西都司已在城外布置好营寨,备妥了一切物资,只要太孙进城,我们立即把这些物资移交给景川侯。”

朱允熥叹了口气,面带微笑地扫视着在场几位官员:“山西方面能够如此周全地考虑大局,我十分欣慰,不过……”

他故意放慢尾音,引得众人无限好奇。

朱允熥将目光投向身旁的刘远与周豪,示意他们注意周围的羽林卫士兵。

他的脸色稍微显得为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