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0章 封地蓝田县(1/2)

好在许昭昭早有准备,并且还特意命人做了几种不同的织布机出来。

如今圣上召见,许昭昭便将此事说出,而后,圣上派人将那几架不同的织布机带进宫来。

果然,并不完全一样,而且看起来有些旧的那一台织布机,好像是织布速度也没有那么快,而且宽幅也不行。

至此,永安帝也算是信了许昭昭的说法。

“陛下,臣女虽然有此心,但说到底不通这些木工之物,还是多亏了三哥和表兄一起忙碌,又是画图又是寻匠人,几次改进之后,才有了如今所用的这一款织布机。起初的确是臣女的一时奇思妙想,但是也不曾想到两位兄长真的能让一切成真。”

许昭昭这话就说的明白了。

最初的想法的确是她的。

但是真正落实这件事的,还是那两位兄长。

所以说,您之前奖赏他们是没毛病的。

永安帝则是正在思考。

他不止一次的察觉到许昭昭的与众不同。

而且无论是玉米、养猪,还是如今的织布机等等,桩桩件件里,几乎都有这个许昭昭的影子,但是她又表现得一副自己只爱银钱的样子。

永安帝倒不觉得许昭昭有多大的野心,他是单纯觉得许昭昭这人应该是个有福的,而且还聪慧。

兴许,这丫头运道好。.lnㄚ.nt

既然如此,若是不能好好利有,那岂非是浪费了?

许昭昭可不知道,圣上竟然想到了这么多。

待许昭昭退下之后,圣上又召见了顾东阳和崔玄正。

顾东阳是户部尚书,崔玄正是兵部侍郎,同时还是信宁侯。

圣上召见这二位,自然还以为是关于边关战事。

而实际上,圣上召见他二人,则是单纯地在考虑着一处封地。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蓝田县可以。”

永安帝不解:“何故?”

崔玄正道:“陛下,蓝田县自古为秦楚大道,是关中通往东南诸省的要道之一,若是此地能被经营起来,有利于我京城。

蓝田县东南以秦岭为界,与洛南县等相接;西以库峪河为界,与京城毗邻;北以骊山为界,与临潼接壤。此地原本当为富庶之地,但不知为何,这几十年来,一直发展不畅,并没有达到户部所期许的效果。”

对此,顾东阳也是深以为然。

当初,他也以为这蓝田县必然是可以发展起来的,毕竟自圣上登基之后,一直致力于发展农商,虽然对商人有着诸多的限制,但总归是比先帝时要好了太多。

可是谁能想到,这蓝田县都换了七八任县令了,迄今为止,仍然不堪重用。

若论农事,真有什么灾情祸端,也别指望着蓝田县能有多少的囤粮。

若论商道,这蓝田县明明地理位置优越,但就是做不起来。

若论政绩,那自然也是出不来的。

大兴为官,尤其是地方父母官,所出政绩,无非就是农、商税,再就是治下出几个有名的读书人,比如说乡试中榜、会试中榜等等。

可是这么多年了,是样样全无。

崔玄正选中此处,就是觉得此地或许是风水不好,而许昭昭只是一个异姓县主,若是圣上将此处封赏于她,天下人自然是感念陛下的仁德,许昭昭也当感激不尽。

至于是否能有多少的进项,那就另当别论了。

顾东阳也觉得此处正好。

因为他也想看看,若是让蓝田县主去经营此处,究竟能有何等成效。

虽是获封县主,并不代表了整座县都是她的。

大兴朝的县主食邑不等,一般县主多在五百户至一千户之间。

而大兴朝的异姓县主极少,即便是曾封赏过几人,但也不曾享有食邑,不过就是身份上尊崇一些罢了。

如今圣上提出来要给许昭昭封地,顾东阳和崔玄正自然也能看得出这位姑娘是真的受宠。

而且是长辈对晚辈的那种宠溺。

“那就蓝田县吧。”

蓝田县如今的总人口数约莫在两万人,实际户数为四千余户。

现在,封地落实了,接下来就要看圣下打算给安乐县主多少食邑了。

“拟旨,着赐安乐县主封地蓝田县,食邑一千户,着蓝田县县令即刻着手建造县主府。”

“是!”

旨意自宫中而出,许昭昭听明白这些之后,整个人都麻了。

她想过皇上会降罪,甚至想过皇上会收回一些赏赐,但是完全没想过,圣上竟然会给她赐下了封地!

她是不是应该有点儿受宠若惊的意思?

蓝田县呀!

她知道此处,距离京城大概就是七八十里的样子。

按说不算远。

可她努力打造了这么久的百果园就在万年县呀!

陛下怎么又把她给支愣到蓝田县去了?

冷静下来之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