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三章 窝冬的乐趣:老婆孩子热炕头(2/3)

证。这天山也不是自己家的后花园,哪可能经常能打到这些好东西呢。

碰到就是运气,碰不到李龙也不失望。

把赵辉送到车站,又帮着他买了一张车票,送他上车——主要是那几个麻袋,赵辉一个人肯定是照看不过来的。

李龙帮着他把麻袋搬上车顶行李架绑好才下来,然后看着汽车驶出车站,这才开着吉普车回去。

厢房里清空了一块,但手里多了一万多块钱,不好说哪个更值,但李龙肯定是不后悔的。

冬天人们活动的范围就小了不少。李龙坚持每周往返于四小队和大院子。村里人其实也不怎么活动。眼下小海子的冰冻的还不是很实在。李青侠闲着没事,叫着陶建设,包括李建国和陶大强他们去砸了冰窟窿,不过并没有掏出多少鱼来。

冰面才冻上不久,水里的氧气还有不少,鱼儿不缺氧气,就不怎么往冰窟窿这里凑。

逮到的鱼不多,卖是卖不着的,但自家吃是够了。

李龙也跟着一起去捞了一回,回去的时候带了一些新鲜鱼,炖着吃了一顿。

十一月下旬李龙再次回到四小队的时候,许成军找上了他。

顾晓霞带着两个孩子在前院屋子里玩耍,李娟和强强两个陪着一起玩,杜春芳坐在一边笑着看着。

李建国、李龙和陶大强他们在东屋聊天,许成军骑着自行车过来的时候,他们正商量着明年的地里,除了粮食还要种啥。

这时候小麦玉米油葵这些肯定是要种的,毕竟交公粮一直持续到二零零六年,虽然二十一世纪初那几年大家已经不种粮食,交公粮也是买的了,但至少持续到本世纪末,粮食还是必须要种的。

就是劝也不可能,这吃饱饭,顿顿吃细粮才几年?你这时候要给村民们说不要种粮食,全种经济作物才划得来,大家不骂你勺子才怪呢。

家里有粮,心中不慌。这句话至少在这个阶段,是深入人心的。家家户户种了粮食,除了交公粮和卖议价粮外,至少得留下足够一家人吃一年的粮食才行。

直到后来,粮食慢慢多了,市场上卖的也便宜,村里人才开始慢慢的把土地全都改种经济作物。

买粮吃这种现象,至少在现在对于四小队的普通农民来说,不亚于天方夜谭。

李建国已经决定明年种花葵,虽然市场上的花葵价格没打瓜籽高,但胜在需求量大,种的人不多。可能收入不如头两年的打瓜籽,但总比种粮食要强。

李龙则准备在那二十亩盐碱地里种甜菜,他相信种出来的甜菜哪怕糖厂不收,自己养着那么多东西,作为饲料也没问题,至少不会赔。

陶大强、谢运东他们几个都在犹豫,有的还是在想着种不种打瓜,有的则在想着种花葵好还是种甜菜好。

以往跟着李家兄弟两个就好了,眼下人家分别种,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弄了。

甜菜好种好管,但挖起来麻烦。花葵倒是好收,就是不知道到时卖的话咋卖。

正商量的时候许成军敲门来了。

“你们都在这里啊?”看大家磕着瓜子在谝着传子,许成军有些意外,笑了笑说道:“正好都在,我把事情说一下。”

李龙站起来找了个凳子递给许成军,又把盛着花葵花籽的盘子递给他:“来,队长,磕瓜子。”

“好。”许成军也不客气,抓了一把坐下来一边磕一边说,“乡里来通知了,再过两天就要开始进行民兵训练了。明天我要带人过去拉枪回来,小龙,这次民兵训练你参加不参加?”

“不参加了。”李龙摆摆手,“我还有其他事情。咱们队上年轻人多,基干民兵不缺我这一个,我就不参加了。”

“也行。对了,今年我想着到时看着去西面的无人区再打打猎,你去不去?”

“去啊,过几天我就过去看看。眼下两场大雪下完,好多草都被盖住了,北面沙包里的黄羊估计又要往南山里跑了。”李龙说道,“反正冬天没事,我肯定要过去看看的。”

不光他要去看,李向前其实也在头两天问过李龙,啥时候去西边。

其实他们自己也能过去,但李龙有吉普车,且打猎相对比他们熟练一些,所以李向前觉得和李龙他们一起过去比较好。

陶大强肯定是要参加的。谢运东不用参加,他三十多岁了,队里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多的是,根本不用三十多岁的人上场。

倒不是不需要,是谢运东这些人都参加了十几年的民兵训练,老油条了,说实话参加训练的话,可能会在其中起反作用。

反倒是那些年轻小伙子更好管理,所以许成军也没问谢运东他们。

民兵训练的事情说完后,大家的关注点就在冬天打猎上了。

平时除了像李龙这样的家里原来就有枪的,大家能拿枪实弹训练,也就在这一个月时间里。

能拿着枪正大光明的去打猎,无论是许成军还是陶大强他们都是很喜欢的。毕竟眼下除了李家,其他人家里还没实现吃肉自由,能不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替身逆袭:重生国民巨星 被亲生父母谋害,我化作阎王归来 超级锋暴 不是主角,身陷修罗场有什么关系 都市之绝世战神 超凡兵王 不灭狂神 与你相遇,恰逢花开 光焰君王 夫人今生不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