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3章:激战(1)(1/4)

唐朔方节度使(驻今宁夏灵武县西南)郭子仪为了防范党项等族受其煽动,建议唐王朝将居住在靖边等六府的党项迁到银州(今陕西米脂县西北)以北、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以东一带居住;另将居住在宁朔州(今陕西榆林县境)的吐谷浑迁移到夏州以西。.ξgyuxt.e

唐代宗采纳了郭子仪的建议,召党项族大首领、左羽林大将军拓跋朝光、拓跋乞梅等五人人朝,亲自接见,并厚加赏赐,让他们返回各自部落,安抚部众。

从此拓跋乞梅居庆州,号东山部;拓跋朝光居银、夏,号平夏部。

唐德宗即位以后,担心党项族进一步强大,会危害到唐王朝的安全,于是下令禁止商人以牛、马、军器等物资和党项族进行贸易。

贞元十五年(799年),永安城镇将阿史那思昧向党项族索取驼、马等物,并经常对银、夏一带的党项族进行骚掠,党项不堪忍受,举部渡黄河躲避。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唐复设宥州(今陕西靖边县西),以保护党项,党项得以迁回。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宪宗命太子中允李寮为宣抚党项使。自此以后,党项部落再度繁盛,远近的商人都带着货物到该地与党项族人民交换羊、马等牲畜。

唐文宗太和、开成(827—840年)年间,该地藩镇的一些统治者放任当地豪强、商人肆意掠夺党项族居民的羊、马财产,引起党项居民的极度不满,纷纷举行起义。其中以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盐州(今宁夏盐池县北)一带的规模最大,断绝了交通,给唐朝统治者以有力的打击。

唐武宗为了平息党项部民的反抗,多次下令安抚,并以侍御史崔君会、李鄂和郑贺分别为灵、延(今陕西延安市)、麟(今陕西神木县北)等地的安抚使。党项族的起义逐渐平息。

唐末宋初以来,拓拔部和被称为平夏部的夏州部落首领,接受唐、宋封授的官职,并且入居州衙通过贡赐的方式,接受了汉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他们以这种特殊的地位,在对外作战时召集各部落形成暂时的联合。宋朝皇室也通过他们来控制党项各部落的对外掳掠。

宋朝初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即附宋,并助兵对北汉作战。宋朝亦对夏州李氏政权羁縻统治。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传至李继捧,发生了党项贵族内部争夺权位的斗争。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捧率族人投附宋朝,献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宋封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留居京城,党项族内部由此引起了急剧的分裂。继捧弟李继迁采纳部下张浦的建策,率领贵族逃入夏州东北300里的地斤泽,抗宋自立。

北宋惟恐党项人“居城自雄”,下诏毁了“统万城”,将20万党项人迁到绥、银等州,也就是现在的横山、米脂、绥德一带。

从此,党项族便居于银、夏、绥、宥、静五州(一说是四州,没有静州)。至此,拥有近600年历史的“统万城”渐渐沉寂在毛乌素沙漠之中。

党项酋首李继迁油滑地游离于宋辽两个强国之间,暗中却向西拓展。

李继迁在凉州遭遇回鹘国、吐蕃联军的阻击,薛维汉箭镞射杀李继迁后;其子李德明实施绥靖国策,明面上跟宋辽两国和好,暗中却觊觎河西之地;而派党项贵族丁卢野利奎西率领5000人马穿越巴丹吉林沙漠直接禁军敦煌郡。

野利奎西很快占领敦煌,还在镜铁山上发现铁矿;便将大本营安扎镜铁山。

野利奎西将大本营安扎镜铁山后,派枢鸣往利超先带领40帐人马上皇城草原打点谷草。

打谷草是契丹语,意思是抢掠点牛羊改善一下清淡无味的生活;如果能抓些男女牧民过去当然更好,男牧民可能在镜铁山做苦力;女牧民留在军营光泽兵士。

往利超先去了,野利奎西心中却不安起来。

往利超先是突厥人,在野利奎西的鼓动下投靠到西夏李德明麾下。

往利超先有绝到的魔法,野利奎西希望李德明能给他一个举足轻重的“官位”。

但李德明以城府而知名,对往利超先并不了解,在野利奎西的坚持下,破裂让他做了西夏贵族——枢鸣,赋予统兵四十帐带240名兵卒的权利。

往利超先似乎也有自知之明之心,知道自己初来乍到也就不给心上放;在野利奎西麾下效力。

李德明谋划从巴丹吉林沙漠穿越直捣河西最西端的敦煌,委任野利奎西为征西统军元帅;野利奎西任命往利超先为先锋。

往利超先作了西夏西征先锋,一路上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立下了汗马功劳;野利奎西在铁镜山设宴款待往利超先。

但宴席上只有几只被逮来炖成汤的野鸡,酒水也没有几坛;往利超先便嗤笑野利奎西:“大哥真的寒酸,堂堂大夏国的征西元帅;一场酒宴就让没有肉食出现,酒也只有些小的几瓶!”

往利超先说着,站起身子围着篝火转了几圈道:“小弟不才,愿带属下去皇城草原走上一遭;给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