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恶人不会消亡(1/4)
浑河血战,是自萨尔浒之战后,明朝与后金交战中,后金兵马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白杆兵、戚家军让努尔哈赤明白,明朝虽然日暮西山,但还有强军。
白杆兵、戚家军,两军相合不过万余人,跟八旗数万步骑大战,杀敌却有数千。
就连清末魏源读史后也感叹:是役,明以万余人当我数万众,虽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明朝兵部尚书张鹤鸣评说这一战,说: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柱、酉阳二土司功!其他明军也大多都英勇刚烈,为人所不齿的贪生怕死者少之又少……除了辽东军队。
这场大战,也引起了朝鲜的极大注意,时任满浦佥使的郑忠信向朝鲜朝廷报告说:虏中言守城之善莫如清河,野战之壮莫如黑山,也就是浑河。
《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赞道:虏之死伤亦相当,虏至今胆寒。
而根据后金政权自己撰写的史书,八旗兵确实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击,大军伤亡惨重。
尤其是红甲喇军、正白旗,还有努尔哈赤最精锐的正黄旗,都在白杆兵面前败下阵来。
甚至于,浑河血战时,还有不少八旗军将领在激战中被明军生擒活捉。
浑河血战后,为了稳定军心士气,纪念在这场战争中死伤的八旗士兵,努尔哈赤专门举行了祭奠亡灵的大会。
八旗阵亡的将领,仅被记载于史书的就有:雅巴海、布哈、孙扎钦、巴颜、雅木布里、实尔泰、郎格、杜木布、大哈木布禄、旺格等九人。yu.et
但很可惜,世间再无戚家军,而白杆兵经此一役也是元气大伤,也就是秦良玉还在,这支铁血强军还没有消亡。
浑河血战后,努尔哈赤马不停蹄,率军攻破了辽东重镇辽阳,辽东经略袁应泰,这个坐视戚家军、白杆兵全军覆没的大臣,如今面对努尔哈赤的强军,毫无办法,只能临危一死报君王。
骨气,他自然是有的,这点不能否认,这一点他远比之后那些投降、剃发、易服的文武大臣强,但也仅限于此了。
辽阳失陷,明朝震惊,朱由校连忙启用熊廷弼,任他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
如果仅仅只是熊廷弼负责辽东,那结果可能会好很多,但要命的是,东林党给熊廷弼找了个拖他后腿的人——王化贞,以王化贞为巡抚。
从结果来看,显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边关巡抚,至少王化贞很不合格,他并不是没有能力,但他的能力显然不在军事上,如果是安抚地方,他或许很不错,但打仗……参考元朝沙河战神。
说回熊廷弼,朱由校再次启用他后,他立刻入朝,再次向皇帝提出三方布置的策略。
于辽东修建城堡,凭借地理优势牵制努尔哈赤的兵力,同时在天津、登莱等地打造水师,趁机攻打后金大后方,让努尔哈赤首尾不能相顾。
这个战略……之后孙承宗、袁可立就是这么配合的,从事实来看,这个策略显然很有用,但熊廷弼这时候……只能说策略很好,但用人不当。
孙承宗+袁可立联手,对后金来说是伤害翻倍,但熊廷弼+王化贞=努尔哈赤的福星!
天启元年八月,就在熊廷弼刚刚复出,还没赶到山海关前,王化贞升参将毛文龙为副总兵,令他率军突袭镇江。
同年,毛文龙取得镇江大捷,王化贞也因此洋洋得意,认为自己举措英明,于是丢开军务,一心一意等着蒙古以及毛文龙、李永芳给他报捷。
……王化贞事前联络了蒙古势力,据说蒙古会出兵四十万帮他,另外,投降了努尔哈赤的李永芳会反正。
熊廷弼很心累,告诉他蒙古不能依仗,李永芳也不能信任,打铁还得自身硬,赶紧修建城堡才是要紧事。
但王化贞根本听不进去,熊廷弼于是气急,索性啥都不管了,这暴脾气,属于是一点就炸。
至于熊廷弼这暴脾气为啥会跟王化贞说这些……因为他自己手上没有兵,辽东十多万大军全在王化贞手上捏着,熊廷弼负责的山海关根本没用几个兵。
更坑的是,当时的兵部尚书跟王化贞关系非常好,好到什么地步呢?好到他俩都是东林党。
要不说党同伐异呢?辽东两个大官,王化贞是自己人,熊廷弼是陌生人,兵部自然是紧着自己人供应啊!
于是就出现了神奇的一幕,名义上官职最大的熊廷弼想做事,但手上没兵,二把手王化贞手上有兵……还特么有病,但他不想做事。
经略、巡抚两人不和,带来的结果是致命的,外加两人都不是啥好脾气,一句话谈不拢,索性就不谈了,管他外面天翻地覆,通通雨我无瓜。
熊廷弼嘛事不管,王化贞天天吹牛,声称自己只要六万兵马就能荡平后金,要命的是,朝廷大臣,准确来说是东林党人非常相信他,比如内阁大臣叶向高、兵部尚书张鹤鸣。
王化贞的成果很快出来了,天启二年正月,后金军攻西平堡,明军副将罗一贵战死,镇武营总兵官刘渠、祁秉忠在平阳桥与后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