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63章我上我也行……不,我不行!(2/3)

朱祁镇十三岁,说他打的也可以。

第三次以克列苏之战发生于正统九年,这个说说朱祁镇的功劳倒是纯纯没毛病,毕竟张氏已死,三杨去其二,朝廷已经是朱祁镇亲政了。

三次北伐,第一次打鞑靼,第二次揍瓦剌,第三次打兀良哈,三次都胜了,任礼、杨洪、朱谦、王骥等名将大放异彩。

北伐的胜利让朱祁镇信心倍增,看看看看,我大明朝天下无敌啊……我上我也行。

当然,这个时候朱祁镇并没有上,悲剧因而迟到了很久。

北伐其次,是明征麓川之役,战争总共打了四次,明朝与麓川王国大打出手,第一次发生于正统四年,第二次是正统六年,第三次是正统七年,第四次是正统十三年。

四次大战,第一次主将为云南总兵沐晟,先胜后败,沐晟因为担心朝廷追究他不救同袍的罪责,吓没了!

第二次主将为定西侯蒋贵,太监曹吉祥监军(夺门之变那货),大臣王骥提督军务。

明朝发兵十五万,调集云贵川、南京、湖广各地兵马进剿,这次是明朝大胜,破了麓川王国的象阵,打得思任发逃亡缅甸。

战后叙功,蒋贵进爵定西侯,王骥获封靖远伯,成为明朝文臣封爵的“三王”之一。

第三次还是蒋贵为主将,王骥辅助,这次猛,直接带兵干到缅甸境内,思任发下线。

第四次还是王骥,带人处理思机发,明朝发兵十三万,除了明军外,还招了不少土司兵帮忙。

这次跟前面两次结果差不多,都是明军打了麓川一顿,但是剿灭不了,明军一走,思机发又来,思来想去,约定以金沙江为界,互不攻伐。

三伐蒙古、四征麓川,听上去挺带劲,但带来的影响却很坏,七次战争,耗尽了仁宣两朝的积累不说,明朝又改变收取赋税的方式。

让百姓把实物折成金银交税,过程嘛,跟元朝差不多,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于是百姓被坑了,坑着坑着忍不了了,于是造反……呸,起义了!しgㄚu.Π

这次起义领袖著名的有俩,一个叫叶宗留,属于矿工,一个叫邓茂七,属于农民。

正统十二、十三年,叶宗留、邓茂七两人一南一北起义,攻打城池,拼杀官军,遥相呼应,巅峰时聚众十多万人,闹腾得很厉害。

彼时,蒋贵、王骥正领着江南、西南的明军打麓川,因而江南兵力空虚,当地那些卫所兵又实在没啥能力。

因而,正统十三年,朱祁镇令宁阳侯陈懋领着京营兵马南下平叛,刑部尚书金濂提督军务。

起义自然是被镇压下去了,叶宗留、邓茂七也只是一闪而过,但这个起义被彻底镇压的时间吧……是在景泰元年。

熟悉明朝的人应该知道,正统是朱祁镇的年号,景泰则是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

之所以景泰元年才结束镇压义军,是因为正统十四年,朱祁镇留学瓦剌,未归,京营兵马只能火速北上,拱卫京城。

现在不少人热衷于阴谋论,认为土木堡之变不是朱祁镇的锅,而是什么文官集团暗害皇帝,坑杀勋贵,还给于谦安了个摄政王的名头。

但是吧,只要把时间线理顺,这个土木堡看着其实挺正常。

呐,三次北伐,四次麓川,这一场场大战下来,国库得空吧?国库一空就得向民间加税,于是百姓起义。

这百姓一起义朝廷是不是又得派官军镇压?

问题来了,江南、西南的兵马当时正忙着打麓川,江南出了大乱子,你调哪里的兵,答案是北边。

南边的兵在西南,北边的兵在江南,北边呢?

没兵是不可能的,但是被抽调之后,北边已然兵力空虚,蒙古瓦剌部落虽然住在草原上,但人家又不是不读书,也不傻,自然晓得机会来了。

于是在太师也先的带领下,瓦剌士兵挥舞刀剑,越过长城,到处抢粮抢钱抢女人,还把兵力薄弱的明军突突了一遍。

有人可能疑惑,不是有长城吗?瓦剌怎么进来的?

这话说的,明末崇祯年间明朝也还控制着长城,那皇太极不还三番五次溜达进来劫掠?

长城是厉害,挡得住铁骑,挡得住富商,但它终究是个死物,是挡不住人心的。

就当时那个情况,朝廷大规模调动官军,谁不晓得一大批官军南下平叛去了,谁不晓得现在北边的兵马少了。

当瓦剌骑兵来袭时,有人选择拼死抵挡,同样会有人选择视而不见,保存自身实力。

瓦剌怎么进来?明军兵力充足的情况下他自然进不来,也不敢进来,但晓得你兵马少,他自然敢来。

明朝兵多,瓦剌兵少,之所以瓦剌敢进来,自然是因为明朝地盘大,要布置防御的地方多,兵力分散。

反观瓦剌,人家是游牧,雄关坚城进不去,土墙小城总能打吧?

你一个守边军队,手下有多少骑兵敢跟人家对冲,你步兵如何跑得过骑兵,最最关键的是,没有皇帝的命令,你敢私自出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