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3章 众矢之的(1/2)

王老志是山东濮州临濮人,邱正和是江西抚州黎川人,这相差数千里路之遥远的两个陌生人又是如何认识、相交的?

王老志年轻时,曾听了全真道祖师爷钟离权的一句劝,说是要在道教方面有所建树,就必须前往道教的发源之地去学习道教,他随即拿了一封写给龙虎山太上清宫道长的书信,希望太上清宫的道长予以安排,照顾周全。王老志一听,连忙扑地,感恩师傅。

王老志听了钟离权的话语,于是,他变卖了家里所有的财产,瞒着家人和乡亲从山东的濮州临濮来到了江西的鹰潭贵溪,可是王老志在龙虎山的太上清宫都还没待上一个月的时间,那道观脚下的一位茶农就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儿哭哭啼啼地来到了太上清宫道长的房间,道长张怀远二话没说,便让道宫里的武道们棍棒相加,打得王老志皮开肉绽、遍体鳞伤,随即让人把他抬到了离太上清宫足有七里路遥之外的天门山上喂狼狗。”

龙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便世居此山。欞魊尛裞

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的“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太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赏金,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都创道教建筑史上的多项之最。龙虎山在北宋中期,就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道都”,是道士们的世界王国。王老志本以为自己能在这道教发源之地学点真正的道家本事,哪曾想,却是落得野外弃尸的这般下场?

而正当王老志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之时,天门山上却恰好走来了一个年轻的后生。

“是谁打的?都不管人的死活吗?”年轻后生十分生气地询问道。

王老志摇了摇头,弱声叹曰:“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本人犯了道规、道矩,故而才被打得如此严重。”

当得知王老志是因为**了茶农的女孩子时,这个后生也就不再替他说好话了,而是转身就想离开此地。

“怎么了?你也相信是我王老志**了良家妇女,如是这般,你还救我做甚?不如让我王老志早点死去。”

这后生对此疑惑不解,他自己做的事情,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难不成是有人故意陷害他不成?不行,我马上就要去太上清宫当捉妖的道士,若宫里的道长会不问青红皂白地随意打人,那我邱正和还真是要换个地方来修道了,这龙虎山是不行的了,所有的道宫、道观全都是张姓人家当道长,当然,道规、道矩也都是一个样……基此想法,这个后生又询问道:“兄长是哪里人士,为何要跑到这龙虎山来当道士?”

王老志只是说了说自己的出生地,但他并没敢告诉这个后生,给他推荐的人究竟是谁,因为师傅钟离权再三交代过,若是说出了师傅的姓名,王老志的将后可就成不了真正的道仙。

这个后生到底是谁?他就是江西黎川的邱正和,因自己觉得特别对不住表妹尚可卿,则以加入道教,逃避愧疚的办法,使得自己的内心会稍微好受,他本想从天门山进入太上清宫,路途也会更近一些,没想却能在此救人一命,算了,我也不去什么道教的发源地——龙虎山的太上清宫学习什么道教的真本事,就去江苏南京的朝天宫,那儿离苏州近,也可抽空看看表妹。

“你别和我比,人的属相八字不同,命运前途也就不尽相同,或许你邱兄弟去了太上清宫,所致的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再说,这龙虎山的道教场所又不止太上清宫一个,还多着哩!”

邱正和长吸了口气后,深叹道:“算了,就别再劝我了,您还是想一想日后的自己吧。”

“若是我王老志的将后真如师傅钟离权的所言所语,能当大宋朝廷的一品国师,就一定不会忘了你邱正和兄弟的救命恩情。”

邱正和一听,万分感动,便提议要跟王老志结拜兄弟,而王老志也正有此意。于是两个人仰天俯地的宣誓了一番,王老志年长是兄,邱正和年小为弟。

王老志来到了京都汴梁发迹之后,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救命恩人邱正和,于是派人四处打听他的情况,一有机会便要报答邱兄弟的天大恩情。

其实,王老志**良家女儿一事,则是由钟离权道长和太上清宫张怀远道长合在一起表演出来的一出“好戏”。其目的就是考验徒弟王老志。钟离权从芭蕉大扇里看到了这番情景后,对此很是满意,说他王老志历经了两个月多时间的长途跋涉,才从山东濮州临濮走到了江西鹰潭贵溪,一路上,他始终都没拆开信封的这股念头,如此让师傅钟离权大为感动,于是,决定要认真帮助自己的新徒王老志,让他顺利当上宋王朝的国师爷。

且言,王老志搬到了懿肃贵妃王氏居住的宁安宫时,王氏的女儿柔福帝姬还不到半岁,大儿子赵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