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鸡毛蒜皮(1/2)
李纲本以为龚自生元帅的出发点是好的,即使他没有得到皇上或太上皇出兵解京都汴梁之围的圣旨,这也绝对是功劳大于过错,即使功过相抵,钦宗皇帝也不至于会把他龚自生元帅怎么样,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赵桓生性多疑,被人挑拨离间了一下,他又改变了之前对李纲做出的口头承诺,竟然不谈功劳,只讲过错。说是龚自生身为铁军元帅,居然明知故犯,是不把太上皇在成立铁军之前所制定的铁般纪律当作是一回事,这样的人若不及时严惩,将来还指不定会把我们大宋朝廷闹成个什么样子?
吴敏听后,连忙说道:“皇上可是一国之君,您之前一定是在李纲大人的面前承诺过什么,否则,李纲就会再反过头来找我吴敏,若是承诺了什么,而现在的结果又不是那么一回事,皇上不就成了出尔反尔的宵小之辈?”
“也不能算是承诺什么,就是说了些龚自生的功劳与过错,是他李纲把朕的意思给理解歪了。”
“皇上,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您今天杀鸡儆猴,拿龚自生元帅来开刀,就会寒了许多抗金将士的热血丹心,日后谁还会为我们大宋王朝拼命抵抗呢……”
“好了,好了,你吴敏先生就是说话太啰嗦,我再想想应该怎么做,这个龚自生还真是个烫手的山芋啊!”吴敏就是因为不敢肯定宋钦宗到底会如何处理龚自生,所以,之前他也不敢在李纲的面前打包票,龚自生元帅的命运究竟会是咋样子?
自李纲和钦宗谈话后,钦宗面见了什么人?这些人又到底在他的面上说了些什么?才致使赵桓前后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宋钦宗先是面见了大臣白时中和李邦彦,而蔡京倒台了之后,这两个人就成为了大宋朝臣中地地道道的主和派。白时中言:“李纲做人做事都过分,太上皇之前对他有多么的好,让他太学院一出来,就到镇江当了官,可还没几年又从地方升到京都当监察御史,可他李纲又是怎么报答人家太上皇的?他将太上皇之前的兴趣、爱好,说成是在挥霍大宋百姓的民脂民膏,还说太上皇使用的几处宫殿是用大宋百姓的鲜血和性命换来的,您太子当上了皇帝后,李纲做事就更加出格且没分寸,居然敢在朝堂之上与太上皇面对面地讨论交出皇权的重大问题,知道的人还不会说些什么,不知道的人可定都认为……”
“认为什么?”钦宗追问。
“是因为李纲奉了皇上您的旨意,他才敢如此胆大妄为。”
“肆无忌惮又胡作非为。”李邦彦补充道。
钦宗故作镇静地笑了笑道:“此话你们也敢相信,朕一听,便知是有人故意这样说的,其目的就是要挑拨朕和李纲之间的矛盾,想从中捞取个人的利益。”
李邦彦看了看惊恐中的白时中,白时中会意,他抖了一下肩膀,瞬间又大胆奏言:“你看看人家黄潜善,也是福建邵武人氏,可他在为人处事方面做得多好,不过,黄潜善到了最后还是站在了自己师弟的立场上。”欞魊尛裞
钦宗听后,大笑道:“别再说了,朕知道,你们二位大臣是在担心什么,不就是担心李纲将来要秋后算账吗?宽心吧!你们和蔡攸、梁师成等人的性质完全不同,他们的心里是早就存有逃离京城的盘算和诡计,而你们二人则是在金军强攻之下,为了皇帝的安全这才鼓动朕要离开汴京都的,和那些南下逃跑的官员相比,还是有着本质上区别的。”
听此,白时中、李邦彦才把悬挂着的那颗心,放进了自己的肚子里。
见钦宗对李纲还是很信任,白时中和李邦彦又想出了个“好”主意,他们让人模仿宋钦宗赵桓的笔迹,写了二十几封加急书信给全国各地的王爷们,说是李纲现在的威信剧增,汴梁的百姓只知道有李纲,不知道有赵桓,还说李纲在家乡邵武成立了铁军,其目的不是为了真正抗金,而是做好与朝廷对抗的军事准备,倘若此次镇不住李纲,将来的大宋还指不定要闹出多大的祸乱。
这些王爷们都想进京到钦宗的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于是除了三皇子赵楷没有抵京外,其余的王爷都陆陆续续地来到了京都汴梁。
福宁殿无疑成为京都汴梁最为忙碌的一块宝地。
十二王爷赵植奏言:“几个老王爷说,因天太冷,就暂且不来京城,但要我们做晚辈的转告皇上,这大宋是我们赵家人的大宋,而不是他们李家人的大唐……我赵植也认为这些个老王爷说得很对,李纲就是大唐李氏的后裔,他的老祖宗还曾经做过建州的知州。不过,人才难得,尤其在军事方面,他李纲就是个天才,在大哥做出最后的决定之前,一定要仔细分析,反复斟酌,否则,后悔都来不及了。”
钦宗忖思:“这显然是白、李二位大人在暗中捣鬼,竟敢模仿我赵桓的笔迹,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来人呀!快传白时中和李邦彦进见。”可是,正当心腹太监灵宝前来领旨时,钦宗又推说没事儿,是自己因为口糙,想练几声嗓子,所以才大声地吼了几口。
宋钦宗是这样想的:其实那些王爷们说的没错,李纲也太小人得势了,他说话的那个语气,简直自己就是当今的皇帝,再说建立铁军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