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惠民药局败坏的原因(1/2)
温体仁言简意赅的,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对在场的群臣说了一遍。
等其说完后,偏殿内的众人尽皆低声议论起来。
听到偏殿的嗡嗡声,朱由检用手里的玉如意,轻轻敲了敲面前的御案。
待殿内重新安静下来后,朱由检环顾一眼众人,缓缓开口道:“对医政之事,诸卿可有什么建言?”
“陛下,臣有本奏。”
朱由检话音一落,温体仁就率先开口了。
朱由检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
他没想到,温体仁这位内阁首辅,会第一个站出来。
“首辅,奏来。”
“陛下,臣昨日回去后,认真的调查过各地惠民药局的情况。”
说到这里,温体仁抬头看了眼朱由检,见其没有什么反应,这才继续道:“现在惠民药局的情况,也就顺天府治下,还能够正常运转。”
“其他的地方的惠民药局,大部分都已经名存实亡。”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前些年朝廷的赋税不足,钱粮难以支应外,还有就是人员的问题,药局的郎中绝大部分都是医户世代相传,这就使得郎中们的医术水平参差不齐。”
“还有就是药材的问题,国朝初立之时,太祖高皇帝命各药材产地,向朝廷进贡各项药材,用以支应各地药具所用。”
“但这些药材产地进献的药材,并不能抵税,还增加了百姓的负担,这就使得各药材产地的药材产量,非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是产量逐年下降。”
“到了后期,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药材消耗。”
朱由检听温体仁说到这里,心里瞬间就明白了。
温体仁没有注意到,朱由检逐渐皱起来的眉头,继续说道:“除了这两项之外,还有就是贪腐问题。”
“惠民药局的药材、器具都是朝廷拨付,其中不乏价值比较高的药材,就算是一些廉价的药材,也因为用量较大的原因,使得其价值不菲,这就给了某些人上下其手的可能。”
“原本就不是很充足的药材,因为这些人的原因,更是难以支应,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惠民药局到了万历年间,就已经大面积糜烂。”
“如果朝廷想要重建惠民药局,其所需花费,恐会不小。”
温体仁说完后,朱由检极有深意的看着他,有些阴阳怪气道:“首辅,这些事,你是早就知道,还是像你所说,是昨晚刚知道的?”
“陛下,臣有罪。”
温体仁的神色倒很是平静,极为光棍的承认了。
不过,朱由检也没真的打算追究。
毕竟,这位首辅从不给自己找麻烦,对自己的旨意,也能够坚决的执行下去。
对他,朱由检还是很满意的。
“大明每日的政务繁杂,首辅有些疏漏,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惠民药局毕竟涉及万千百姓,首辅身为大明首相,不能匡朕得失,罚俸三月,以示惩戒。”
“臣谢陛下宽容。”
三个月的俸禄而已,温体仁虽是有些肉疼,但也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抬手示意温体仁起身,朱由检又对其他人问道:“诸卿,首辅的话,你们也都听到了,都说说吧,这件事当如何处置?”
“朕先说好,惠民药局是一定要重新开设的,你们就在这里,商议一个章程出来吧。”
朱由检的话音一落,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谁也不想第一个站出来,朱由检也不催促,就那么静静的等着。
最后还是温体仁作为内阁首辅,再次站了出来。
“傅院使,你乃太医院院使,你先说说。”
太医院院使傅懋光,此时也知道,今日的御前会议,为什么会专门让他参见了。
现在被温体仁点到名字,他也没有推辞,直接起身,对朱由检躬身道:“陛下,首辅刚才已经将惠民药局难以为继的原因,总结的很清楚了。”
“臣以为,朝廷想要在各地重新建立药局,那就要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就是药材的问题,之前朝廷是让各地进献,事实已经证明,此事不能长久。”
“臣建议朝廷可以大批量采买这些药材,有些常用的药材,是可以通过种植获得的,这样一来,药材的价格就会降下来,不至于因价格太高,让朝廷的负担过重。”
“药材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
“慢着,慢着,傅院使稍待。”
傅懋光的话还未说完,就被郭允厚给打断了。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朱由检在内,都知道他站出来是因为什么。
无非就是那句由朝廷采买。
果然,郭允厚一脸郑重的对对朱由检躬身道:“陛下,我大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县一千一百三十八,按照南京户部现在的统计数据,人口接近两万万,这么多县,这么多人,如果都由朝廷负责为其提供药材的话,那户部一年的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