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诸葛加冠(2/3)
,但也觉得荆州不再是之前的乱世福地,恐有兵祸临之。
因此,诸葛兄弟俩都忍不住开口劝说起。
诸葛瑾先开口道:“叔父,如今你身体才刚大好,此去荆州,千里之遥,万一途中有变,当如何是好?”
诸葛玄面色一沉:“我与景升,名为主臣,实为知己。虽千万里,又何能阻我?我之身体,自然最为清楚,汝等不必操心。”
诸葛亮眼神一闪,缓缓开口道:“叔父,汝此时前往荆州,却是辜负了景升公。”
“此话怎讲?”
诸葛玄顿时吃了一惊,随即镇定下来道:“阿亮汝已非孩童,不可故作大言以欺人。”
诸葛亮却是恭敬答道:“叔父教诲,亮必铭记于心,只是此事却非大言,实是叔父不晓局势有变。”
诸葛玄眉头微皱:“此话怎讲?”
诸葛瑾、诸葛均也看着诸葛亮,只听得后者道:“叔父有所不知,自去年刘勋转投荆州,为景升公所收容,景升公与玄德公之间的融洽关系就开始出现了裂痕。后来景升公虽然遣使者庞公远来弥补,却仅仅只有口头称谢,毫无实质让步,玄德公大为不满。”
“只是因为景升公也是宗室出身,玄德公不欲宗室相残,故而退让了一步,这才使得两州之间免起刀兵。”
“免起刀兵?”
诸葛玄大为惊讶:“何至于此?”
诸葛亮态度依旧恭顺,可口中却是反驳道:“叔父,玄德公乃是受了朝廷诏令,讨伐袁术。刘勋乃袁术所表奏的伪庐江太守,其人于庐江横征暴敛,敲骨吸髓,士民豪强无不痛恨。可偏偏在玄德公势如破竹,擒下袁术之后,此辈竟欲以庐江为礼,转投景升公。”
“玄德公乃是顺应天命,得天子朝廷授权,乃讨逆王师也。景升公居然收容叛逆贼臣,裂州割郡,蓄养奸佞,此行此举,何异于忤逆天子,背弃朝廷?”
“这……”
诸葛玄傻眼了,他和刘表关系再好,也想出该怎么替刘表辩解。
诸葛亮跟进道:“叔父,你若是真想报答景升公,不如留在寿春,为弥合徐、荆裂痕而做一些努力。”
诸葛玄听了之后,沉默了起来。
过了许久之后,才叹息一声道:“容我三思。”
诸葛亮也是见好就收,他虽不清楚如果让诸葛玄去了荆州会有多大的麻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刘备父子很可能接下来的用兵方向就是荆州。
若是事情真是这样发展的话,那诸葛玄去了荆州之后,必然是凶多吉少。
诸葛亮心中暗自琢磨,眼下虽然暂时劝住了叔父,可此事并不算完结。
恐怕还得寻骠骑、征南解决此事。
********
诸葛玄一到,诸葛亮的元服一事就顺利开始。
挑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吉日,刘备、刘封父子俱到,还带来了陈登、荀攸、鲁肃、刘晔、关羽等诸多名士重臣观礼。
下邳陈氏、颍川荀氏、成德刘氏都是郡望之家,诸葛家不过州郡二流家族,哪里能和这些家族相比。
能得这些人观礼,对于诸葛亮的声名也是有很大的褒扬效果。
因此,诸葛玄心中一边高兴,一边也有些失落。
高兴是因为高朋满座,俱是名士,可失落却是因为刘封跟他提了個建议。
刘封希望为诸葛亮取字。
按理来说,取字自然是诸葛玄来定夺的。
可谁让诸葛玄定的字不是孔明呢。
此时,诸葛玄给诸葛亮定的字乃是仲明。
历史上诸葛瑾是和诸葛玄分家了,由诸葛玄带着继母独立一门,而未成年的诸葛亮、诸葛均以及两个诸葛圭的女儿则跟随诸葛玄。
眼下没有分家,诸葛亮排行老二,故此诸葛玄定了个“仲明”的字号。
为了不让孔明二字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刘封不得不悍然插手,将仲明改成了孔明。
这一举动其实是颇为失礼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好借口。
但刘封还是这么做了,毕竟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得从利弊来看,而且刘封也想要恣意妄为一下。
果然,诸葛玄虽然颇为不满,但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
诸葛亮就此加冠元服,为诸葛玄赐字“孔明”。
诸葛孔明,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为诸葛亮元服之后,诸葛亮将诸葛玄的心事禀明了刘封。
刘封一听,这不巧了吗。
原本就打算把诸葛玄塞到雒中去,现在就更不能让诸葛玄去荆州了。
虽说这个年代的士族分散投资是常理,哪怕家族有所折损,也很少会怨恨主上。可诸葛亮都求到自己跟前了,这要是不做些应对,日后可就不好说了。
于是,刘封当即把心中成算告诉了诸葛亮,后者略一沉思,就欣然赞同。
把诸葛玄送去雒中,以天子压刘表,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拳拳到肉的综漫游记
倾尽一切我只爱你
天灾降世:我靠空间种田囤货
回到地球修真
绝色高手
我的影子是暗夜主宰
武帝神体
女总裁的近身兵王
义匪三十年
清清甚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