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终于到京城(1/2)
在直沽停留了两天,继续北上,到武清卫,河西务。
在这里又被逼停了。
河西务是漕运进京的重镇。
到了这里就离开京城进入了直沽的范围。
河西务扼北运河咽喉,北连漷县、通州,南望天津。
冯梦龙《醒世恒言》中形容河西务:“河西务乃各省出入京都的要路,舟楫聚泊,如蚂蚁一般,车音马迹,日夜不绝”。
素有“京东第一镇”之称。
朝廷在河西务设置的政府管理机构,也就是百姓口中常说的“衙门”多达十余个。
比如设置了河西务钞关(即户部分司),征收船钞、商税;
工部分司,疏浚河道,修筑堤防;
巡检司,保障地方治安;
顺天府通判,专司河道相关的诉讼和案件……
一个小小的镇子,堪比一个府的重要以及繁华。
江南的“南货”、岭南的“广货”、川黔的“川货”,都要在河西务这里进行“钞关”(在内河航线上设立专门用来征收船税的机构,称之为“钞关”),才能进京。
陈家商船也正忙着清点,准备进京的最后一道征税。
孙山算了一下,从广南一路北上,经过的钞关足足有十几处,这次跟着进京赴考的举人一起,关税还能给不少优惠。
如果商户自个进入关口,每一处走过,都会被揩油,做买卖也不容易。
陈家有人在朝廷做官都被征不少税,如果白身商贾,恐怕被揩的油更多了。
做买卖也不是你想做就做,跟读书一样劳心劳力。
陈管家和陈东零拿到通行证后,立即连夜乘船北上,人太多了,还是早走一点好。
更重要的事他们船上的货要在过年前脱手,一年之中,过年前这段时间最好做买卖,错过了时间,恐怕要等明年了。
这还算好的,只不过等一等,但货砸在手中,损失惨重。
所以陈家商船连夜跑路,连夜北上,争取最短的时间到京城。
商船继续北上,经过香河县,最终在通州的张家湾下船。
孙山脚步虚浮,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他终于顺利地踏入京城这片土地了。
看了看天空,阳光刺眼,再看了看阳光下的影子,证明他真的到了京城了。
当然到达大运河“第一码头”张家湾还不算正式到达京城,还需要继续走,才真正进入京城的范围。
桂哥儿看着码头的商船川流不息,街道上店铺林立,商人络绎不绝,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有点害怕地拉着孙山的衣角。
孙大力和孙定南眼神迷离,不知所措,也紧紧地靠着孙山,害怕下一秒走出去再也走不回来。
张家湾河渠纵横,岸柳垂波,小桥流水,船上人家,有江南水乡之景。
孙山目不转睛,看得眼花缭乱。
抵达张家湾,进京城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沿着河道,继续坐船进城,大概在什刹海、后海那一带下船,然后各找各妈,各找各爸。
另一种方式就是走陆路进城,坐车或者坐轿子都可以。
孙山一伙人选择走陆路,在张家湾码头等着各自的亲朋好友来接送。
孙山找到何书骏问:“骏哥,我们什么时候进城?”
何书骏看了看四周,让孙山稍安勿躁:“阿山,你等一等,我看一看大爷爷的人在哪里?”
去京城之前,何家已经给京城的老太爷去信,说他们会提到京城的。
如果收到信,京城何家会估摸着日子过来接人。
至于孙山为什么跟着何书骏一起到何家而不是找大表哥,完全因为何家是长辈。
他怎么说也是何家的孙女婿,进城肯定先去拜访。
孙山进京前也给大表哥去信,已经跟大表哥说先到何家,再去他们家,也不知道他收到没有。
不过就算不收到,只要何家收到,大表哥也应该知道的。
何书骏让陪同的亲友团去找一找何家的人。
这次跟着何书骏进京赴考的何家学子只有三个。
一个何书骏,另两个是何家旁支.
孙山这个是外戚,攀关系的。
孙山在码头等,何家人没等到,陈家人倒是来了,过来接陈三哥等学子的。
陈东零和陈管事把货物打包好后,来跟孙山等人告辞,他们先行一步。
之后老乡陆语鸣也过来告辞,跟着陆家人走了。
临走前还说:“孙兄,等安顿好,我们在出来聚一聚。”
孙山连忙点头说:“好,陆兄,你们路上小心。”
他们早就相互通了地址,知道怎么联系了。
陆陆续续地一起同乘船的同伴已经找到接待人,一一跟孙山等人告别。
孙定南有点害怕地说:“阿山,怎么何家人还不来?莫非忘记我们要赴京这件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