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孤女孤僻都孤高,丧事喜事生意事(3/4)
>
“尤其知道咱们的木料来自海外,就说都是老亲,自是更信得过我们些。”>
老亲只是敲门砖,来自海外才是上赶着的原因。>
其实在座的都明白。>
若是普通木料,这些老亲顶多给点面子。>
一家少来点意思一下。>
但一听是海外的,却都上赶着。>
甚至想要独占。>
这自然是因为……>
“其实就是这海外的木料,和介绍的时候能说个花儿,在人前也都更有面儿。”>
勋贵人家,什么都讲究个出处。>
就好比说,别人都是北山树林的木料。>
而你家的,是来自海外的木料。>
这就是“花儿”。>
哪怕一个品种,说出去也要让人感觉独特。>
独一无二才更好。>
“一般去海外的船,拉回来的都是香料、倭刀、钟表、洋料子什么的,还没人拉木料回来呢!”>
说到这里,贾琏笑得都合不拢嘴。>
贾珍和冯紫英也都是一脸笑意,还频频跟着点头。>
看来也各自收获不小。>
果然,贾琏刚说完,贾珍就先道:>
“修国公和治国公两家都已经应下,说只要木料好,他们可以全包。”>
他不像贾琏夸夸其谈,而直接把意向的人家报了出来。>
“还有缮国公家诰命亡故,正缺上好的料子,木料石料都要的。”>
修建墓穴大多用石料,但为了五行相平,也会有一定的木料。>
这若是接下来,就是两单大的了。>
冯紫英这时也笑着道:>
“我这边有三家,定城侯谢家,襄阳侯戚家,景田侯裘家。”>
“他们都和我打听了,但具体还要看木料的成色。”>
这就看出冯紫英家,和贾家的地位还差了不少。>
和贾家说的,基本都是定下的。>
就算不好,最多是没下一次了。>
而和冯紫英打招呼的,却还要先看看成色。>
这一次有没有都还不一定。>
贾琏早就一一记下,还道:>
“我这边也有五六家老亲,但我想着,回头第一批木料到了,还是先给几家国公府送去。”>
“尤其是缮国公家,正急着用。”>
贾珍闻言点头,附和道:“确实,如此才能不让人挑了毛病去!”>
冯一博明白他的意思,闻言点头道:>
“这是长久之道,琏二哥做主就是。”>
对于先给谁后给谁,冯一博自然不会干涉。>
这些勋贵子弟,自小接触的就是这个。>
他一个普通家庭,就算再周道。>
处理这种事的时候,也不如大家子弟游刃有余。>
“一博,你这海外的商队靠不靠谱?”>
贾珍这时显得格外担心,问道:>
“我们豁出脸去,若到时候拉了一批破木头,怕亲戚都没法再走了。”>
“放心就是,若是木料不好,咱不要钱,送他们做柴火!”>
冯一博胸脯拍的“啪啪”作响,豪迈的道:>
“咱们这买卖,必然一炮而响!”>
他敢这么说,自然是有把握。>
流求那边有紫檀,老红木,还有黄花梨。>
虽然黄花梨最好的都在琼州。>
但流求的,胜在量大。>
而且品质也还凑合。>
随着冯家对流求的开发。>
普通木材大多做了房屋,或者劈柴。>
而这样的珍惜木材,若烧了太过可惜。>
如今正好有了用武之地。>
“对了,一博你让我去北郊包山采石的事,我去问了。”>
贾琏忽然想起这事,一脸郁闷的道:>
“说是那边属龙脉余支,不能轻动啊!”>
冯一博有些无语,哭笑不得道:>
“一片荒山头,是什么龙脉?”>
话虽如此,但涉及皇家,谁也不想招惹。>
贾珍皱眉道:“别处荒山倒也有的是,只是要看石料如何。”>
冯紫英对此也没什么好办法,皱眉道:>
“石料好不好是一方面,也不能离着都中太远,想想‘花石纲’,就知运输之难。”>
花石纲的故事,在场的都听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