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雒阳艰难(1/2)
建安元年八月,扬州刘繇入主徐州的消息被好事者传播,天下震动!>
远在雒阳的天子听说后,立刻召集群臣商议。>
朝堂之上,太尉兼尚书令杨彪、辅国将军伏完、卫将军董承、大将军兼司隶校尉韩暹、御史中丞钟繇、太仆赵岐、韩融等天子的死忠俱都在场。>
天子对众臣道:“镇东将军兼扬州牧刘繇,上表表举九江太守吕岱出任徐州刺史一职,郑是否准允,还请众爱卿商议。”>
群臣已经听说此事,一些人在私下也做了打算。>
这时大将军韩暹出列道:“陛下,臣建议您准允,并加封刘繇为吴候,邑五千户,假节钺!”>
此言一出,太尉杨彪、御史中丞钟繇、太仆赵岐、韩融等皆惊。即使他们早就对韩暹这些兵子的短视有预料,但还是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这般轻视国器。>
太尉杨彪出列反驳:“陛下,您万不可给刘正礼封侯啊!”>
天子看向他:“哦?卿此话何解?”>
杨彪持着玉板道:“刘繇坐拥扬州六郡,现又得了徐州,已然成为实力不下于袁绍的诸侯。”>
“他又出身宗室,若被封为吴侯,则扬、徐二州将只知吴侯,而不尊天子啊!”>
韩暹冷笑道:“陛下,而今朝廷势微正是用人之际。刘繇远在江东,但年年税贡不断,可见其忠心!”>
“他昔日败袁术,今日又驱逐吕布,使百姓顺服汉室。您应该厚赏他,让他继续为您讨灭不臣啊!”>
杨彪则说:“陛下,刘繇给手下讨要徐州刺史的职位,您可以给他。但是封侯一事,万望三思啊!”>
天子沉吟,他觉得杨彪说得很对。但韩暹护送他东归,一路勤勤恳恳,舍身忘死。韩暹又手握兵权,自己实在不能得罪他。>
于是天子决定折衷行事,他张开金口:“郑意已决,恩准刘繇的请求,命吕岱出任徐州刺史。另外加封刘繇为牟平侯,食邑五百户!”>
韩暹想道:虽然牟平侯听上去没有吴侯威武,但也是个列候。刘繇应该会感谢吾吧!>
杨彪则心想:牟平在青州,乃孔融所有。天子这是虚封刘正礼,应该也能堵住悠悠众口吧。>
于是韩暹和杨彪几乎同时说:“圣上英明!”>
而后诏书下达,自有郎官和使者去处理后续。>
讨论完刘繇的事,天子问众臣关于张济想要出关中的事情。>
原来因为雒阳粮食稀缺,张济的军队断了粮。>
朝廷从各路诸侯那里得来的粮食,每次都优先发给韩暹和董承所部。>
张济和他手下的将士对此一直感到不满。>
如今张济已经忍不了了,再不想办法解决缺粮的问题,他手下的士兵怕是都要起来造反。>
所以,张济决定带兵南下,去南阳等地劫掠。>
天子不想让张济走,因为张济、韩暹、董承、杨奉等人虽然桀骜,但是却是他手里为数不多的军事力量。>
天子很清楚,要想在这个乱世重振汉室,军队是必须的。>
天子对众臣说:“诸位爱卿,秋收将至,你们看是否想个法子让张济再坚持坚持,等到秋收后定会有粮的!”>
这时御史中丞钟繇站出来提醒他:“陛下,雒阳民少粮寡,即使秋收,臣预计从百姓那里收上来的粮食远不够支撑各军!”>
钟繇说的没错,雒阳经过董卓之乱后,百姓死的死逃的逃,估计现在整个雒阳只有五六万人。>
就算这些人全都是青壮年男丁,也养不起董承、韩暹、张济三人的军队啊!>
就连天子和百官们全靠曹操、孙策、张扬、刘表这几位诸侯送的那点少的可怜的粮食接济。甚至尚书郎以下的官吏都必须靠自己樵采生存。>
时局维艰啊!>
天子犯了难:“钟卿,你们就不能想个法子吗?张济护驾有功,郑实在不忍让他心寒!”>
韩暹出列阴阳怪气道:“陛下,张济要走,让他走就是,朝廷没有粮食养不了闲人呀。”>
这次没有人站出来反驳,就连杨彪、钟繇、赵岐这些公卿都盼着张济赶快离开雒阳。因为他们都担心张济麾下的士兵吃不饱闹事!>
天子扫视下面群臣,知道他们都不想张济留下,只能无奈地说:“既然如此,那你们告诉张济,就说郑准了!”>
天子在内心叹息:哎!时局维艰啊!>
午后,张济得到天子恩准,于是召集自己麾下的五百西凉骑兵。>
他的侄子张绣对问张济:“叔父,我们真的要离开雒阳?”>
张济点头:“韩暹、董承不待见咱们,咱们自去南阳寻出路!”>
张绣也不敢多嘴,只是阴鸷地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