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庐江攻略(1/3)
五月十五日,刘基在新乔迁的太守府内阅读公文,忽然家奴引着太史慈来到书房。>
刘基放下手中竹简:“子义,你可有要事前来?”>
太史慈穿着符合夏季颜色的朱色公服,头戴长冠,但他身高奇威,看上去不像文官,而似武人。>
太史慈走到近前,拱手:“府君,慈正有要事前来!”>
刘基问:“是何事?子义且说来。”>
太史慈面色严肃地说:“府君,孙策于四月中杀六安侯,改六安县,又攻占安风、阳泉二县!现在芦北三县尽为孙策所有!”>
刘基大惊:“什么!你说的是真的?!”>
太史慈点头:“慈不敢欺瞒府君!”>
刘基起身对门口家仆道:“刘仲,去请高先生!”>
然后他走到挂在墙上的舆图跟前,迅速指出太史慈所说的三个县。>
“六安、安风、阳泉!那他岂不是把我的庐江分走一半!我恨啊!”>
刘基转头问太史慈:“子义,孙策现在干嘛?”>
太史慈答:“府君,据说孙策现在阳泉整兵备战,兵马已过五千!”>
刘基疑惑:“阳泉?那不是在淮水边上吗?他不来攻我?”>
太史慈说出自己的猜测:“府君,我觉得孙策是想攻取汝南!”>
刘基转身看舆图:“汝南?嗯……确实有这种可能,不过我的卧榻之侧岂容他孙策鼾睡?得让他把六安等地给我吐出来!”>
然后刘基开始在房间里来回渡步,思考驱逐孙策的方法。>
太史慈驻足原地,也在内心思考。>
刘基心想:孙策这货有王霸之志,他明明可以占了庐江北后,转头来攻我。为什么现在想要去打袁术呢?>
跟快他就明白:是了,袁术新败,孙策想痛打落水狗。但是……>
但是汝南不一定就比庐江好打啊!而且这样不是把后背暴露给我吗?>
刘基又想不通了,他觉得孙策的行为不符合他“小霸王”的人设。作为小霸王,孙策不应该硬刚让他吃苦头的舒县吗?>
想不通想不通,刘基对孙策的了解仅限于史书。史书上的人性格分明,但真实的人却复杂很多。>
而且孙策身边肯定还有人帮他,就像刘基身边的高岱、太史慈等人一样。>
不一会儿,高岱进屋。>
刘基拉着高岱的手说:“先生,孙策占了六安、安风、阳泉三县,我欲立刻夺回,先生意下如何?”>
高岱闻言大惊:“什么?!此话当真?”>
太史慈说:“慈以督邮之位巡视各县,然而走到六安时,我观城头挂着‘孙’字大旗便停下问过路民人,他们告知我六安确为孙策所据有!”>
高岱靠近舆图,抚须思索:“六安侯国是庐江大县,人口众多几不下于舒县。这个重镇确实应该夺回!”>
刘基听后,立刻说:“既然先生也认同,那么事不宜迟,我立刻出兵!”>
“慢着!府君莫急!”高岱高声制止!>
刘基被高岱喝醒,他刚刚冲动了。唯恐孙策占六安三县做大,只想尽快把孙策扼杀在摇篮中!>
刘基坐下:“是我急了,请先生为我指点迷津!”>
高岱站在舆图前问太史慈:“子义可打探到孙策在何处?有多少兵马?”>
太史慈答:“我听闻孙策在阳泉整顿兵马,据说人马不下五千!”>
高岱疑惑:“孙策怎么有这么多兵马?”>
太史慈摇头,刘基却说:“我听说孙策年少便在淮扬成名,于舒县、寿春一带素有人望,且故乌程侯的武名传扬宇内,恐怕有很多人去投靠孙策!”>
高岱点头:“如此说来,孙策倒是个大患。”>
刘基在内心不断点头,那可是孙策啊!然后刘基看向太史慈,内心稍感安宁……至少咱们子义勇武不在孙策之下。>
高岱思索一番后,心中有了定策:“府君,我建议您立刻让于都尉领兵屯驻龙舒县!人数不需多,五百即可。”>
刘基疑惑道:“为何?”>
高岱解释:“我恐孙策已经攻占潜县,若再占了龙舒,则我军危矣!”>
“请主公下令让于都尉他们守住大别山内各山道路口,以免孙策假意在阳泉整兵,实则派人偷渡大别山,阴袭庐南!”>
刘基点头,太史慈赞同道:“主簿此策可令我军立于不败!”>
论起筹画,刘基这个半灌水战略型选手在高岱这样正儿八经的谋士面前,是没有可比性的。>
刘基筹画靠的是时代前瞻性和历史经验,在大战略的规划上可以在汉末算一流选手。但到具体执行战略的战术层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