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 围城(1/2)

整个八月,袁绍的二十万大军勇猛精进,旬月间就将战线推进到了胶莱平原!

青州大半都落入袁氏掌控,沿途广县、剧县、平寿、下密等城,无有不降的。

袁绍带领大军肆无忌惮地渡过胶水,进驻胶东城,强悍的兵势威压东面六十里外的即墨城!

因为战事顺利,袁绍最近心情很好。

如今他逐走刘备,掌控大半个青州,只要再扫除驻守即墨的朱桓,则青州六郡将全部落入他的手中。

届时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挥师南下,直逼下邳、淮阴,将刘繇的势力赶到淮河以南去!

而后他再挥师西进攻入兖州,剪除曹操在山东的势力,雄踞河北与中原这两块最富裕的地盘后,代汉称帝指日可待!

袁绍每每畅想未来,脸上都会洋溢起自信的笑容。

进驻胶东的第二天,他便在城中召集文武,商讨攻取即墨的方略。

沮授率先站出来说道:

“邺侯,吕岱令朱桓屯于即墨,实际是想用坚固的即墨城拖延我军脚步。您其实不必攻取即墨,只需派兵围住此城,即可继续向琅琊进军。我军越早进入徐州腹地,则局势对我军越有利!”

沮授之言实乃真知灼见,也体现了他是何等的精熟韬略。

陈登建议吕岱由西至东分别在夹谷道、穆陵道、平昌、即墨四处布防,就是为了牵扯袁绍的大军,迫使袁绍分兵,再借助地利和城坚阻滞袁军。

如果说陈登的策略着眼于一个“分”字的话,那沮授的策略正好反其道而行,重在一个“合”字!

沮授建议袁绍凭借压倒性的兵力优势,用少量偏师堵住夹谷和穆陵道、包围即墨,以此化解威胁。

之后袁军再集结大兵朝徐州的门户——平昌挥拳,只要大军突入徐州,则敌军的各支守军就成了无根浮萍。

这意味着沮授已经看破了陈登与吕岱的筹画,并针对敌人想出了对策。

如果袁绍真的按照沮授的建议严格执行,那么眼下吕岱是绝对守不住徐州的!

可问题就出在袁绍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冀州派、豫州派、南阳派互相撕咬的尿性不改。

这不,沮授刚说完他的策略,郭图就站出来反对:

“邺侯万不可听信沮授之言!朱桓乃江淮名将,飞将吕布就是被他擒获的,万不可小觑!我军若以寡弱之兵围困,恐怕非但不能将其困住,反有损兵折将之虞。今我二十万万大军包围即墨,何愁即墨不破?又何须弄险?”

在沮授眼中,郭图完全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他对郭图道:

“郭图!当初是你谏言邺侯分兵夹谷,今我从你之策劝主公分兵琅琊,你又何故反对?!”

沮授当众拆穿郭图自相矛盾的一面,让对方吃了瘪。

常和郭图穿一条裤子的许攸站了出来,作为袁绍麾下实力较弱的“南阳派”的代表,许攸和郭图一般都会互相声援。

此刻,许攸出言替郭图解围:

“沮公与,此一时彼一时嘛!分兵夹谷道,乃因有机可图,今不分兵琅琊,乃稳妥之举。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我等臣子善于变通,都是为了邺侯的大业啊!”

所以说什么是聪明人,聪明人说话时不仅要会拉踩,还会在领导面前表忠心。

袁绍听后,觉得许攸说得非常好,当即出言道:

“就依郭图所言,大军即刻动身,包围即墨!”

有田丰的前车之鉴,沮授也不敢强硬劝谏,只得作罢。

于是袁绍的“二十万大军”开赴即墨,将城池四面合围,根本不给城中的守军留退路!

即墨城头,朱桓和王修、侯成、昌豨、刘备等人透过女墙缝隙观察袁军。

诸将士见袁军人数铺天盖地,都十分畏惧。朱桓将大家恐慌的神情看在眼底,知道自己如果不鼓舞士气,将士们绝对守不住即墨城。

于是他高举右手,握拳对城墙上的将士们高声道:

“众将士勿要惊慌!”

众人齐齐看向朱桓,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士卒们的眼神中带着一丝乞求,他们希望朱桓能够帮助他们驱散心中的恐惧……

朱桓慷慨激昂道:

“我知尔等惊慌,盖因敌军十倍于我军。但自古两军对阵,胜负在于将领指挥调度、在于士兵严守将令!

“当年关东联军讨董,诸侯在盟主袁绍调遣下,曹操败于荥阳、孙坚败于梁县、王匡败于小平津,未尝一胜!若非董卓心虚,故乌程侯奋死,袁绍哪里能够光复雒阳?袁绍取冀州,仰赖的是逢纪的计谋。界桥之胜,是因公孙瓒一时大意。他袁绍哪里懂得什么兵法?

“我朱桓曾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