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班底(1/2)
如果把荆州的所有官员分为三层,那么州府里的别驾和从事们就是高层。>
州府里的主簿、功曹、诸假佐,与各郡的郡守就是中层。>
而各县的县令、县长们就是基层。>
刘基手下的高层中,除了蒯良带有明显的襄阳世家背景,其余如刘先、邓义、韩嵩等人其实都是之前刘表提拔的荆楚名士。>
刘表大力提拔他们的用意应该也和刘繇任用“中州派”一样,是用这些人非豪门出生的人牵制荆襄豪门。>
不过刘基入主襄阳后,这帮人的作用又为之一变!>
刘先、邓义等人身上“刘表旧臣”和“荆楚名士”的两重身份能起到稳定襄阳本地豪族人心的作用,这就和之前不同了。>
若说刘先、邓义等人在刘表手里是他用来牵制江东士族的砝码,那么刘基留用这批人那就是在向襄阳世家示好,表示刘基不会打压荆楚士人。>
刘基这样做确实让襄阳豪门和荆楚士人们很满意,于是他们也都积极配合刘基控制荆襄,少有站出来冒刺儿的。>
在中层,刘基任用刘晔、张昭、顾雍等原从,又大力提拔诸葛亮、徐庶、向朗等年轻才俊。>
这些人来源复杂,有避祸南方的北人、有江东士族、还有荆州本地士人。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刘基对他们有提携之恩和半份君臣名分!>
在这一条纽带下,刘晔、张昭、顾雍等中层官员,成了刘基用来掌控荆州实权的铁手!>
有这些亲近官员占据中层,待到情况完全安定下来后,刘基对荆州的控制力其实要胜过刘繇对扬州和刘表对荆州的实际掌控力。>
掌控中层,其实也就是变相架空高层,同时还能直接监督基层。这和刘表、刘繇以高层牵制中层和基层的本地豪族势力是不一样的。>
至于荆州基层的县令们,大部分人还是荆州本地士族出身,这是短时间无法扭转的,要是刘基上来就动这部分人,那绝对会激起本地士族们强烈的反抗。>
所以刘基准备将来慢慢调换这些人,不急于一时。>
反正课考县令、郡属的太守们都是刘基的人,他们会帮助刘基慢慢筛选掉其中的渣子,留取精粹。>
而且荆州的人才之多非扬州可比,就算都让荆州本地士人出任地方上的县令、县长,刘基依然大有选择的余地。>
这一点还要感谢已经故去的刘表,他在荆州设立五业从事,让大儒宋忠负责庠序,培养了许多豪门和非豪门出身的人才。>
因此刘基不用像刘繇在扬州一样,因为没有多余的选择,所以只能过分依赖良莠不齐的江东四姓子弟治理基层。>
在荆州,因为人才充足的原因,刘基觉得即便大量任用本地人,应该也能保证县邑长官都是有才能的人。>
至此,荆州政治架构的中层组织和基层治理这两点的一部分被刘基安排妥当,剩下的一部分还要等其他问题解决后才能继续推进。>
至于荆州政治架构最顶端、负责捏合人心的神圣价值嘛,那当然是刘基作为天子册封的荆州刺史的那层身份!>
单这一点,只要刘基不搞什么过分之举,手下的人们就得乖乖听话。>
确认好州府任免名单,刘基在内政上的事情还远远没有解决。>
除了州府的任免名单,光是襄阳本地世家的遗留问题就需要刘基谨慎处理。>
不过今夜已经很晚了,刘基便让诸葛亮等人回去休息,自己也疲惫地躺在榻上睡去。>
……>
翌日,公厅集会,刘基将昨夜与诸葛亮等人商定好的结果公布,官员们遂下去完成交接事宜。>
待到午后,荆州公署内的人员面貌为之一变,少了很多生面孔,多出许多熟面孔,刘基很是满意。>
趁此用人之际,师友从事韩嵩又向刘基推举了王粲、韩暨、和洽、裴潜、刘巴等身在荆州却未受刘表重用的俊才。>
他们之中部分人和韩嵩一样,还曾受到过刘表的威胁,比如韩暨。因此刘基可以放心任用。>
刘基让人去将这些名士请来,到时亲自见过面后,再想该如何分配职位。>
说实话,刘基现在手下的官位接近饱和,刘基不禁又在心里生出想法——干脆给曹操写封信,再让他给我封个官,以朝廷的名义给我弄个开府建牙的权力什么的。>
不然他刘基都不好意思去请名士,别人怕也不愿意来!>
将这些突然蹦出来的想法记在绢帛上后,刘基终于又有时间思考襄阳世家的问题。>
而今刘基掌控江夏、南郡二郡,但是南郡一郡就有蔡、黄、庞、蒯四望族。而这襄阳四望也是亟待刘基处置。>
襄阳四望中,黄承彦所代表的黄氏,其实也就是安陆黄氏。只是黄承彦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