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65章 杀戮,开始了(3/4)

的敏感。

很多时候情绪就是这么的莫名其妙。

然后这些女人就开始在各种场合,宣扬孔家的恶行。

而且她们不光说,还要求别家的女眷必须支持自己。

孔家如此邪恶,你竟然不恨他们?

那你就是支持孔家,你是我们女人的敌人,我们要孤立你攻击你。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女人加入了她们的行列。

枕头风的威力,懂的都懂。

更何况,现在的大局一目了然。

太上皇挖了个坑,理学和孔家跳了进去,现在是清算的时候。

孔家和理学必然会被收拾的很惨。

在这种时候,大家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择。

更何况,理学占据文官系统大半壁江山,他们被收拾要空出来多少位置啊。

那我们不就有机会往上走一走了吗。

于是,一股针对理学派的风向开始形成。

不过即便到了此时,大家依然认为,老朱是准备狠狠敲打一下孔家,打压一下理学。

并没有想过灭孔废理这种情况。

老朱眼看时机差不多,就一改之前的态度,严厉催促刘敩等人,尽快将孔家案件审理清楚。

刘敩等人那真是后悔的肠子都青了,然而覆水难收。

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去查。

到了这一步,大明周报也不再伪装了,直接开始质疑理学的大佬们的立场。

也不用找别的借口,就拿孔家的事情说事儿。

这都一个多月了,你们还没审出个所以然来。

莫非真如传闻的那般,你们的刚正不阿是装出来的。

之前逼宫只是单纯为了夺权?

另一篇文章,更是直接说: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理学大佬表示,他们内部正在紧急协商,如何断尾求生。

只是内斗的厉害,谁都不想成为被牺牲的那个人,所以到现在都没有商量出策略。

而且大家都不想背负杀死圣人之后的骂名。

这一篇报道,在不同的人眼里,有着不同的理解。

普通百姓的想法是,果然和我们猜的一样,这些理学就是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

自认为比较理智的,这认为这应该是故意引导话题。

但唯有理学派的核心官吏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

那么,到底是谁将这些消息泄露出去的?

本就四分五裂的理学派内部,再次出现了信任危机。

自然也就更商量不出,什么统一的应对办法来了。

——

时间很快就来到五月十章一出,那可真的是啪啪打脸。

很多官吏受不了这委屈,要求太上皇严惩方孝孺。

然后,他们自己就被严惩了。

反倒是刘敩、赵叔才这些理学领袖,全都选择了三缄其口。

如果说影响力最大的,还要属最后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讲的是,有很多儒生无视孔家的恶行,竟然不顾朝廷禁令前往曲阜试图营救罪犯。

这就是你们所谓的道义?

你们到底是在追求道义,还是在追求权力?

在民间,这篇文章坐实了理学派伪君子的标签。

原本很多迟疑的人,也终于认同了这个道理。

有人或许会说了,这就相信了?也太无脑了吧。

然而这才是符合传播学规则的。

传播学最大的规则是什么?

两个词概括,简单、肯定。

简单就是,传播的东西必须简单易懂。

肯定就是,话语不能模棱两可,必须铁口直断,事情就是这样的如何如何。

越是这样的话,传播的就越快,范围就越广。

辟谣的话为何没人听?

因为太复杂了,不利于传播。

现在也是类似的道理,理学肯定有其长处,理学派好人也非常多。

可你要是给百姓解释这个道理,他们听不听得懂且不说,主要是不爱听。

他们更喜欢听简单、肯定的。

理学派就是坏,因为他们包庇孔家。

总之就是,老朱他们布了这么久的大局,在这一刻终于成了。

理学开始被民间质疑否定。

这篇文章还造成了一个后果。

那就是很多读书人看到这篇文章,突然发现原来还能这么干。

于是也加入了保卫圣人之后的行列。

有些人是真的出于心中道义,去保护孔子后人的。

更多人则是为了求名。

这么大的事件,要是参与一下,那就是一辈子的资历啊。

至于危险……富贵险中求吗。

更何况,这么多人过去,难道太上皇还能都杀了不成?

于是,前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