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94章 年夜饭,儿时的记忆(1/2)

“我来杏仁豆腐。”

“我来红烧肉。”

“我做红烧鱼。”

“我的鸡公煲。”

“我的猪肚鸡。”

“我的醋溜白菜。”

“我的······。”

“······。”

大家叽叽喳喳地报着自己的菜名,手里头不停地准备着食材,都希望能在今晚的年夜饭里大展身手。

其他人都没动手,就站在一旁看着,明玲做的是萝卜丝丸子汤。

“我很久没喝这道汤了,很想念。”

她的话引发了明月,明珠,明艳,明兰的记忆。

“那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汤,姑姑发明的。”

“那会儿买不起肉,奶奶用芋头加上地瓜粉做丸子,照样好吃。我来帮你,咱们就做那样的丸子汤,好久好久都没吃了。”

“对对对!我也馋了。咱们再加点肉沫下去,煮几个芋头,我去煮。”

“明玲!我看你还是回来吧!你一个人在外头,大家都不放心!”

“不用担心我,那边有姑奶奶在。”明玲无意之中叹了口气,心里酸酸的。

她也想回来,只是刘光勇已经结婚了,她回来岂不是多余?

还是一个人躲起来比较合适,免得哪天碰见了尴尬。

家里的姐妹不知道她的事,心里再难过,她也没表现出来。听说她要做芋头丸子,王雪娇亲自上手给她煮芋头。

做芋头丸子要选那种小小的毛芋头,放在锅里煮熟了,去皮过凉水,用擀面杖捣烂,加上地瓜粉使劲揉捏。

那些年在公社带这些孩子,有时候大冬天的太冷,不想做太多的菜。就给他们做芋头丸子,加上萝卜丝,葱花,十多个孩子吃的西里呼噜,津津有味。

那会儿虽然肉精贵,女儿总是能隔三差五买到肉给孩子们打牙祭。有时候她也会在芋头丸子里加点肉沫,做成肉丸子,大家更爱吃。

很久没吃这道汤了,大过年的做一次也行,让大家都能想起儿时的记忆。

有奶奶帮忙,明玲做这道菜就变的容易了许多。搓芋头丸子的时候,明月,明艳也来凑热闹,明玲还做了几个小动物的造型。

这下子算是点燃了大家的兴趣,每个人都开始大显身手,将圆圆的芋头丸子全都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十二生肖都做遍了,王雪娇还做了几个大金元宝的造型,惹来大家的哈哈大笑。

年夜饭上桌,男人,女人,孩子都分开坐。长辈,晚辈,平辈分别坐一起。

小孩子那一桌还派了看护人员,就是涛涛的儿子做了“桌长”,他是家里的老大,带着底下一串小萝卜头。

有模有样地给弟弟妹妹们夹菜,盛汤,就连明艳的三胞胎都跟着哥哥姐姐们坐在一起吃饭。

感受大家庭人多热闹的氛围。

乔老爷子和梁老爷子的眼睛时不时瞟一眼各自的娃娃,眼里都是笑意。

在苏家过年可真的太有意思了,让娃娃们坐一桌,大的照顾小的,哪怕照顾的不是那么让人放心,可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开心快乐,让他们的心跟着沉醉。

瞧他们家的娃娃吃的多欢实?根本用不着人喂,自己用手抓了就吃。小嘴巴鼓包鼓包,比小松鼠还可爱。

抢不到就哇哇大叫,小手一个劲儿地指,小眼神焦急的不得了。大家也不去掺和,就让孩子们自己分配。

苏家那位小老大可太忙了,好几张嘴巴等着要吃,给这个夹完给那个夹,自己一口都没捞着。

就这样,他也不生气,一个一个地安慰,嘴里不停地喊着:“哥哥来,马上来。”

哄的有模有样,实在有趣。

乔国林的妈好几次想冲过去照顾自己家的三个小宝贝,都被他乔国林的爸给制止了。这是人苏家的规矩,来了这里就得服从人家里的规矩。

后来看三个小宝贝吃的很好,苏家那位小“桌长”照顾的很到位,心里才松了口气。

老大老二是男孩子,不挑食,老三是女娃娃,特别挑,很多东西不吃。可今天看她吃那芋头丸子,像是特别美味。

一会儿得问问亲家奶奶,这东西是怎么做的,回家也给娃娃们做。如今三个娃娃都是她带的多,儿媳妇的医院很忙,儿子也在忙着研究新药。

夫妻俩早上早早地去,晚上晚晚地回来,要不是每天下午固定了要去医院见妈妈,说不定孩子们都得忘了爸爸妈妈长啥样。

她一辈子就生了一个儿子,特别稀罕娃娃,家里一下子来了三个,别提多开心了。

哪怕累,哪怕辛苦,那也心甘情愿。

来苏家过年,让她觉得娃娃们回去不用一个一个喂了,还是让他们自己吃的好,早早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梁老爷子见两个小曾孙吃的欢,心里一样的高兴。他一直就住在苏家,就算小曾孙长大了,他也不想回去。

每天跟着苏大强两人没事就四处溜达,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