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一张合照(2/3)
了,小涛兄弟的本事多着呢,我刚才在里面听了,什么种地种庄稼,还有制造机床,对了还能唱歌呢。”>
“我看啊,这家里的孩子想学的话,都不在重样的。”>
童小龙说着,冉秋叶低头笑着,“孩子还小,以后的事谁知道呢。”>
“也是,不过,这饭菜真好吃,比起丰泽园的大师傅也不差呢。”>
“媳妇,这红烧肉多吃点,林奶奶不是说了嘛,要保持营养。”>
童小龙给童氏叨着红烧肉,一旁的大姐抿嘴笑着,“看看,小龙也会疼媳妇了啊。”>
闻言童小龙连忙吃着饭菜,脸上有点发烫。>
冉秋叶挨着唐明月坐在一起,两人低头聊着天,却是说起工作上的事情。>
因为学校的缘故,现在的学生好多都不在学校里上课,这股风气最后也波及到了乡下。>
不过,因为是在农村,乡亲们对学校的工作非常支持,倒也让她们少了些麻烦。>
现在就是维持,维持这个规模,让学校正常维持下去,至于原计划中的扩大乡村教育规模,只能往后拖拖了。>
两人聊着工作的事情。>
没一会儿,几人都吃的差不多了,于是饭菜收拾下去,童氏去屋里照看着醒醒,顺便休息。>
大姐领着三人回到了家里。>
刚进来就看到杨小涛站在一旁正在泡茶叶。>
铁人跟袁老师几人正在收拾桌子,摆放茶杯。>
大姐忙带人上去帮忙。>
随后泡上茶叶一群人闲聊起来。>
大家都很珍视在一起的时间,尤其是在老人身边的时间。>
一壶绿茶被沸水冲泡,众人喝着茶水,静静的坐在椅子上,继续倾听着对方的话。>
冉秋叶坐在杨小涛身后,唐明月则是靠近老妇人身边,至于童小龙这会儿已经接过杨小涛手上的水壶,正在满场的添茶倒水。>
众人继续着饭桌上的话题,老人听了时而开口赞同,时而提出问题,每一次都会成为人们的焦点。>
有时候一个话题抛出,往往会引来好多答案,>
而时间就在这种氛围中,一点点过去。>
“对了,我上次听说一件事。”>
老人突然想起上次听到的‘三件事情’,其中第一个就跟生物有关,正好在场的就有这方面的专家。>
几人听了都看过来。>
随后老人将‘针对族群性的病毒’的问题抛出来。>
“王老师,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觉得这件事的可信性有多大?”>
王光美听到老人的询问,脸色越发凝重,“首长,这件事不好说。”>
“以当前对人类遗传物质的研究,还处在初步的认识中。”>
“不过,现在的普遍认知是,每个人的遗传物质都是特定的,就跟人手的指纹一样,不会找出两个相同的指纹,所以从这点上来看,每个人都不一样,也就不存在针对某个族群。”>
“但,要说一个族群没有共性,也很难。就像咱们都是黄皮肤,还有一那些蓝眼睛的,这些都是一个族群的特征,也就是说,这些信息是存在共性的。”>
“就像是,一个老祖宗分出来很多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各个分支都是枝繁叶茂,但一个祖宗出来的,肯定是有共性的。”>
王光美说这么多,几人听着都有些迷糊,但杨小涛却是听明白了。>
因为他说的,跟自己想的差不多。>
见老人有些皱眉,便在一旁解释道,“首长,王老师的意思是,共性会有的,但会隐藏起来,不会被人看到。”>
老人听了恍然大悟,众人也明白表达的意思。>
王光美这才想起,杨小涛在基因上的见识不比自己差啊,于是开口道,“杨老师,这基因上的事情,你可是专业的啊。”>
说着将杨小涛关于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的论文说出来。>
老人也记起这事,当初还以为这个获得国外的奖金呢,后来这钱成了农科院启动扶持计划的启动资金。>
“小涛,你说说。”>
老人看着杨小涛,身后几人也都看过来。>
杨小涛的脸色却是难得的凝重,看向众人最后对老人说道,“我跟王老师的看法有点出入。”>
“王老师觉得这共性很难找,但我觉得,这是重要的隐患。”>
老人挪动屁股,认真听着。>
其他人也肃穆起来。>
杨小涛端起水杯,想到前世听说那些借着各种‘优惠’的名义,给人‘免费看病’的人,实际上打着这些幌子干着采集血液、基因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