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000 手掌的温度(2/3)



剩下两人也都把酒喝完。

随后几人继续吃饭。

杨小涛也从袁老师嘴里了解到其他人的信息。

那位跟老人说话的老妇人,是一名很厉害的医生。

“当年,我出生的时候,就是她老人家接生的,我的出生证明上还有她的签名呢。”

“对了,因为她的辛苦努力下,国内的婴儿死亡率、产妇死亡率最少降低200%,就连伟人都接见过她呢。”

杨小涛突然想起前世有一个感动中国的人物,人们称呼其为‘万婴之母’。

“她,她老人家是不是叫,林巧雅?”

袁老听了怔怔点头。

杨小涛深吸一口气,这,才是此间分量最重的人啊。

杨小涛看向老妇人,神情很是敬佩。

一会儿,一定要跟她合个照。

对了,还要问问,自己是不是她老人家接生的。

这也是一种荣誉啊。

随后袁老又说了剩下的三人。

陈勇贵身边的中年人叫朱子清,听说是一名很厉害的化学专家,现在在金皋大学做教授。

青年是一名军人,叫于北,在顺德地震中,为了救人失去了右臂。

最后的中年人,看着面熟,随着袁老说出姓名,杨小涛立刻想起这人。

王光美。

沪上生物研究所的人,也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参与人之一。

上次在农科院主持的科学大会上,他就是上台做报告的人,杨小涛还记得当时的课题就是人工合成蛋白质。

现在看来,这牛胰岛素应该是合成了。

这时候,王光美也看向杨小涛,“杨老师,好久不见。”

说着,也伸出手来。

杨小涛双手握着。

这手掌单薄,握起来有种专注的温度。

“王老师,好久不见。”

“您做出来了胰岛素?”

杨小涛好奇问道。

王光美点点头,“去年5月份的时候做出来了。”

“这还多亏了您,上次听了您关于基因重组的课,我们回去研究起来更加明确化,大大缩短了时间。”

“这次能够人工合成胰岛素,您的理论支持可是帮了大忙。”

“做出来了就好。”

杨小涛欣喜说着,他可是知道,这项研究搞出来,那是能够拿诺贝尔的。

可惜前世一直没有成功。

虽然评选的要求很多,什么人数不能超过三个,什么要有实际价值,什么乱七八糟的,其实就是那些所谓的‘评委’把持着门槛,看不起咱们呗。

不过没关系,这奖咱们不拿,其他人也别想拿。

谁让这是咱们先做出来的呢。

其他人想要拿奖,就绕不开诺贝尔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完全创新的成果。

不过,这东西若是转化成实际价值,比起现在的宫廷玉液酒只多不少啊。

而且,这可是救命的药啊。

想到这里,杨小涛觉得,前世无法实现量产,真正造福糖尿病患者,那这一次,就将这个遗憾给补上。

“王老师,你们搞出来的胰岛素,能够投产吗?”

杨小涛低声问道,王光美听后愣神片刻,随后摇头。

“没有!”

王光美有些失望的回答,让杨小涛意识到,这里面可能有其他的事情。

否则,这么重要的研究成果,不会止于实验室中。

尤其是这还是非常出名的实验。

“为什么?”

杨小涛再次询问。

王光美想了想,最后还是说道,“这段时间我们也想着投产,可面临的问题比我们想的要多。”

“工厂生产不同于实验室研究...”

“总之,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见此杨小涛点头,不过并没有放弃。

“这样,王老师您什么时候回沪上?”

“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我们在一起聊聊如何?”

对于杨小涛的话,王光美很是心动。

“我这边不急着回去!”

“那好,明天我请您去机械厂。”

“行!”

两人说话的时候,却发现桌上的人都看着杨小涛。

陈勇贵这时候更是笑道,“小杨,你不会也跟王老师认识吧。”

杨小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