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14章 病人(1/2)

郑姨那儿的饭虽然好吃,但不方便常去,最后三人定了周日在柿子巷约饭。

次日,韩青词带着自己的药箱去医院坐诊。

因为办公室才收拾好,药柜现在大部分都是空荡荡的,蔡教授说今天院里会送一批药材过来,让韩青词顺手把药材整理好。

院长办公室,席院长正看文件,想起今天好像是隔壁“开业”,便问起助手,“两个教授来了吗?”

“没有,只来了个女学生。”

“只有一个学生?”

助手点头,“院长,药材现在给他们送过去吗?”

“送去吧。”

席院长摇了摇头,果然,派个才学了一年多的学生过来,能看什么病?

虽然通往中医科室的指示牌已经做好了,但仍旧没人过来看病,一上午,韩青词都在认真分拣、归置药材。

院里的医生们对要开中医科室的事是有所耳闻的,部分人甚至还分了点神关注了一下,一看头天来的竟然是个漂亮的小姑娘,两个老教授的人影都没见到,顿时大失所望。

要说两个教授在中医界确实是有地位的,他们虽然是西医,但也并非全然排斥中医。

况且现在的医学条件有限,还有很多解决不了的病症,他们还想着,要是两个老教授过来坐诊的话,倒是能讨论讨论病情。

中午韩青词去食堂吃午饭的时候,收获了不少目光,或是好奇或是打量,什么都有。

韩同志是见过世面的,对此,并不以为意,吃完饭便十分淡定的回了自己小办公室。

下午依旧没有病人过来,韩青词也不急,就坐在办公室里看书。

要知道一些病症真的诊治起来,其实是很耗费心神的,韩青词虽然想锻炼自己的医术,但也并不给自己找事。

温度适宜,窗外有微风吹进,韩青词心静,看书看得渐入佳境。

一阵脚步声伴随着“笃笃笃……”的声音从外面传来,抬眼看去,是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子扶着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

一老一少在诊室外面站定,老人打量着四周,发现只有韩青词一个人后便问她,“小姑娘,大夫呢?”

来了病人,韩青词精神一振,坐直身体回答,“我就是大夫。”

“你??”老人一脸怀疑,上上下下打量了韩青词一遍,“你比我孙子大不了两岁吧?能治病?”

“您有什么问题跟我说说?”

“算了算了。”老人摆摆手,吩咐一旁的孙子,“豆儿,扶我去那边看看吧。”

“爷爷,您不是要看中医吗?怎么不看了?”

“唉,没落了,没落了啊。”

老人摇摇头,没再说话,一老一小往隔壁西医大厅走去。

眨眨眼,韩青词捡起书接着看了起来。

给人看病,如果病人不相信医生,那也很麻烦,隐瞒病情、不听医嘱或是又找别的医生看,甚至把药混着吃,吃出问题的都有。

加之韩青词没有救死扶伤的伟大志向,所以她不会热心的去寻找、挽留病人。当然,如果接诊了病人,她也一定会竭尽全力,认真对待。

一下午韩青词这边再没其他病人过来,隔壁依旧繁忙热闹,有些医生甚至忙得脚不沾地。

看看书,写写笔记,很快就过去了,到了下班的时间,打工人韩同志也不多耽搁,收拾收拾,背起包锁好门,回家。

院长办公室,“那边怎么样?有病人过去吗?”席院长问助手。

“好像没有。”

席院长最近有些牙疼,捂着腮帮子,声音有些含糊,“两个教授怎么回事,就不急吗?”

对于隔壁没病人去这件事,席院长又喜又优。

喜的是,两边虽然归为同一医院的,但中医科室既然开了,就跟这边西医隐隐有种竞争的意思,他们没病人,西医这边不就略胜一筹了。

忧的是,席院长作为一院之长,他很是心疼中医科室那些投入,就怕打了水漂。

两个老教授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开诊头一天竟然也不来,席院长觉得这会儿不只牙疼了,他的头似乎更疼。

不管席院长如何忧心,两个教授是不知道的,还在学校里安心带剩下的五个小苗苗。

而韩青词也在第二天迎来了她的第一个病人。

眼前的女人眉眼十分精致,身上的衣服款式虽然很常见,但明显也是下了些巧思的。

这时候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宽宽松松,板板正正的,托程韵音和李月的福,韩青词现在都能看出来,女人衣服的腰线收了一些,衬得女人更显靓丽。

“你是大夫?”

女人的声音柔柔的,见韩青词点头,她又朝四周打量了一番。

“确定没有其他人了吗?”

“只有我一个人。”

闻言,女人似乎松了一口气,这才在韩青词的办公桌前坐下。

登记完基本信息,韩青词就问她,“哪里不舒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