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李月订婚(1/2)
“不,不用了,我这几天不吃了,很快就能自己好的。”陈圆慌忙应道。
她是个爱好各种美食的,酸甜辣都行,苦就不行了,连小院里种的苦瓜她都碰也不碰。
“那成,你自己慢慢熬着。”韩青词也不勉强。
陈圆把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
……
千里之外的一个小山村里,这里不像青山大队四处都被白雪覆盖,刘花只穿了一件夹袄,因为干着活,她也不觉得冷。
“花儿,别干了!快回家吃饭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站在地垄上朝刘花喊道。
“来了!”扛起锄头,刘花快步往地垄走去。
“你这孩子,也不知道多穿些,一个没注意你就跑这儿来了,大老远的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该多歇歇。”妇人在刘花旁边唠唠叨叨。
听着熟悉的乡音,刘花只觉温暖,“舅妈,我知道了,今天吃什么?”
妇人笑眯眯道,“今天吃白米饭,多亏你带回的那些山货,在咱这儿稀罕着呢,村里不少人要跟咱换。”
“别都换完了,也要留点自己吃。”
“我晓得的,你弟那个馋嘴的没少吃。”
“他喜欢就让他吃,明年我还给你们寄。”
“傻孩子,离家在外先顾着自己才是紧要的,我们在自己家吃什么不能吃,别花那个冤枉钱,我听他们说了,光邮寄费都贵着哩!”
刘花自有自己的倔强,她又是个不善言辞的,便笑了笑没说话。
自己一手带大的娃儿,怎么说也是有几分了解的,刘花舅妈见她如此,便也知道她心中的想法。
她叹了口气道,“都怪我跟你舅没本事,护不住你,不然现在你也该跟村里的姑娘们一样,有自己的小家了。”
自刘花下乡后,随着一年一年时间的过去,这件事都快成了夫妻俩的心病。
“舅妈,你不要想那么多,我在那边也挺好的,信上跟你和舅舅都说过了,我下乡那也不是你跟舅舅的原因,你别自责。”
刘花舅妈迟疑道,“你……不回去看看吗?”
自刘花回来这么多天,就匆匆去县城看过一次亲父母,其他时间她一直都在这边住着。
刘花不想说这个,说来说去总是那些车轱辘的话,没意思的很,人家不把她当回事,她自然也不想腆着脸贴上去,好像她求着他们似的。
摇摇头,刘花转移话题,“舅妈,咱快些吧,不然我舅在家该等急了。”
“这孩子,就是倔……”刘花舅妈也无可奈何。
刘花舅舅家的房子,也不过就是村里随处可见的土砖房,这边房子跟北地不一样,屋里不盘炕,放床就行。
房子总共三间,中间是堂屋左右各两间房,侧边搭了一间灶屋。
刘花舅舅舅妈一间房,她表弟一间房,如今她回来了,她表弟便暂时挪到堂屋去睡。
刘花舅舅结婚晚,今年已经快五十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风吹日晒让他更显老态。
被太阳晒成铜色的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大约因为身体的缺陷,导致他不太喜欢与人交流,也就在家里话才稍微多些。
因为身体的原因,他干活儿有限,刘花表弟今年十四,也顶不了一个壮劳力,家里几乎都靠她舅妈撑着。
这个家,挺难的。
她舅舅的亲姐,也就是刘花的母亲,偶尔也会帮衬一下这个乡下的弟弟。
这也是为什么刘花心甘情愿,被亲生父母支配着去了青山大队。
她也不恨他们,要说喜欢亲近,那也是绝对没有的。
饭桌上,一家四口安静的吃着饭,今日吃纯大米饭,刘花的表弟,孙陶很开心。
一家子三个都是话不多的,就孙陶是个例外,他是个十分活泼的男娃儿,小时候还调皮的很,如今大了倒是懂事了不少。
甚至于,很多时候大队上有什么事情需要各家的户主出席,都是他替他爸去的。
孙陶小名叫桃子,像个女娃儿的名,是以,如今长大了的孙陶不是很喜欢这个名儿。
“姐,你多吃点饭。”说着话,孙陶又往刘花碗里添了一大勺米饭。
“嗯,多吃点。”寡言的孙父也跟着道。
孙母没说话,只默默的夹了一筷子菜到刘花碗里。
便是这样一个家,让刘花觉得温暖,也想通过自己的双手让他们能过得更好。
……
另一边,屏城辖下的小县城,李月家,今日热闹异常。
不,不仅是今日,前些日子也挺热闹的,不过今日人最多。
曾经的小巷一朵花——李月,要订婚了!!
李家虽没有张扬,可当初李家的祸事,这条街的街头巷尾可是人尽皆知。
是以,她的亲事颇受一众大娘小媳妇儿的关注。
李月带着宁远回家见父母,李父李母对宁远这个未来女婿还是比较满意的。
人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