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1章 笑笑不说话(1/2)

拎了一大桶水,韩青词去后院洗衣服,顺便看看菜地。

刘花像个老黄牛一般,正在伺候她的菜地。

整个村里,都是种地的人,还有许多老庄稼把式,但韩青词觉得,没人比刘花更会种地。

对,就是会种地,这个会,不是说她现在就比那些老庄稼把式种得更好。

而是她更善于思考、发现、总结,她会想怎么去合理的规划,怎么去发现各种不同作物的特性。

去年冬日里,两人待一个屋,刘花跟她说得最多的就是种地的话题。

是以韩青词相信,如果条件允许,即便她现在没有老庄稼把式厉害,但总有一天她会比他们更出色,路走得更远更宽。

这大概就是古话说的,行行出状元,韩青词觉得刘花就是那个种地的状元。

可惜现在并没有合适的条件让她去尝试。

只能在后院这一亩三分地活动。

从村里人的态度里也能看出来,不仅仅只是小院,包括知青点那边,这么多知青里,最受欢迎的,还得是她和刘明。

“青词,这两天瓜豆该疯长了。”刘花欣喜的对韩青词道。新

韩青词也很高兴,快要能看出实验成果了。

“花儿,地整得差不多了,快回去洗洗,休息一下。”

刘花这会儿一头的汗,额前的碎发都变成了一缕缕的,衣服也汗湿了。

“嗯,马上就好了。”

韩青词洗完衣服,看了一下菜地,就去接着研究冻疮膏。

冻疮膏要做出来,不可能光靠想,得动手。

将小土灶里的火点起,陶罐里放入嫩松香、黄蜡……

还好有驱虫药,不然这会儿她估计会被蚊虫围攻。

韩青词自己在小棚子里鼓捣,后院这边偶尔刘秀她们洗漱完过来洗下衣服,也不打扰她。

一直忙到前头喊吃饭,她才停下来,看着手里的冻疮膏,韩青词不甚满意。

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她倒也不气馁。

晚上,女同志房间里。

刘秀边点煤油灯边唠叨,“现在是日日都要点灯了,这一天天的多费钱呀。”

“秀姐,听说有的地方通了电,等咱们这儿哪天也通了,就不用点灯了。”陈圆道。

“我是这个意思吗?”刘秀没好气道,“电灯不要电费呀,比煤油灯还贵。”

姐妹俩在这边斗嘴,那边韩青词从柜子里翻了一块灰色的棉布出来。

又用剪刀把布裁成了几小块。

“青词,这要做什么?”李月拿着布问道,“我来帮你吧?这布料不错,摸着还行,就是太小,做不了什么。”

李月还在给宁远做衣服呢,忙得很。

韩青词摇了摇头,“就缝几个布袋,不漏就行,我应该可以。”

之前说了要给陈峥做几个防蚊虫的药包放在车上,这会儿想起来,就找了布出来做了。

听她这么说,李月也不坚持,反正相处这么久了,大家是什么样的人彼此都清楚,也不会刻意的客套,有需要自然会说的。

这边两人安安静静的做着针线,刘花正趴炕桌上给她舅舅写信,她托李月给他们做的衣服,已经做好了,等信写好就要一起寄出去。

信就塞在衣服里一起寄,还省一封挂号信的钱。

那边陈圆正细细的,悄悄的跟刘秀说着什么。

屋里很安静,突然……

“你说什么——”

刘秀大声问道,一脸不可置信的瞪着陈圆。

“秀姐,我觉得不错呀,你考虑一下嘛。”陈圆觉得自己的建议相当不错。

旁边三人,听到两人的动静,头也没抬,仍旧做着各自的事情,显然早就习惯了。

刘秀觉得自己脑袋突突的疼。

她不知道自己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才导致她遇到这么一个克星。

从小到大,以后怕是还要到老。

绝望……

见秀姐又被自己气到了,陈圆赶紧闭嘴,不敢再说话。

乖觉的伸了一只手去抚刘秀的后背,给她顺气。

磕磕绊绊,韩青词勉强缝出了几个布袋,挨个举到眼前看一看,应该不会漏药材吧?

一旁的李月笑笑不说话。

被嘲笑了。。

韩青词:“……”

那边刘花写个信,写得坐立不安的,那笔拿在手上,就跟烫手似的,写这半天就憋出了两行字,十分郁闷。

整一个屋子,估计就李月脸上带笑了。

屋外,一轮明月挂在星空之上,月光洒满了安静的村庄,数不尽的虫鸣在黑夜里响起,静谧又热闹。

次日,韩青词起床比往日更早了一些。

趁着这个时间,她把要装到布袋里的驱虫药弄好了。

一上山,果然,陈峥已经在老地方等她。

他今天穿了件白衬衣,黑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